孩子不聽話,不僅跟他們自身的性格有關系,還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系,所以家長在訓斥孩子之前,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那么兒子不聽話應該怎么教育?
兒子不聽話應該怎么教育
1、和孩子溝通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主動和孩子溝通,聊天的時候語氣一定要溫和,家長也要耐心,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從而找到教育的方法。
2、走進孩子內心
解決問題,要從根源上找方法,一味打壓表面上風平浪靜,其實根本不能杜絕問題的再次發生。要想改正孩子的錯誤,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遇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做到多溝通,才能實現愉快教育。
3、不要當眾批評孩子
在外面的時候,孩子有一些不聽話的舉動,家長不要當面批評,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私下和孩子好好談談,這樣才能更好的處理問題。
4、轉移孩子注意力
如果說了很久,孩子還是無動于衷的話,家長不要再一直強調這件事情了,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緩過來了,再去聊這件事情。
兒子不聽話的原因
1、自我意識發展
孩子兩歲以后,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所提高,加上他開始意識到 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參與,但這種表現往往與你的規范相抵觸。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他身上,他就會反抗,進而產生挫折感,時間一長就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2、好奇心得不到滿足
孩子好奇心強,對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這種好奇的探索心理,認為孩子是在 胡鬧、調皮而限制他的行動,甚至訓斥、打罵他,很容易引起孩子不滿,“不聽話”就由此而生了。
3、父母情緒的影響
很多父母經常抱怨說孩子會無緣無故發脾氣,可是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其實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行為孩子全部看在眼里,包括父母的心情一樣會傳遞給孩子,比如爸爸媽媽今天因為什么事情吵架了,爸爸媽媽就會不高興,孩子也同樣會不高興,成人有時都會無緣無故發脾氣,更別說孩子了。
兒子不聽話應該怎么教育,家長在發現孩子不聽話時,一定要保持冷靜,好好與孩子溝通,找到孩子不聽話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