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女孩兒不一樣,男孩子仿佛天生就比較難管教,家里有男孩的話,父母一定要做好引導工作,而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家長采取的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那么,媽媽怎么教育男孩子呢?
媽媽怎么教育男孩子
0~6歲
這個時期的男孩子,因為和媽媽相處的時間最多,所以一般都比較依賴媽媽,除了要從媽媽那里得到足夠的關愛之外,還要從爸爸那里得到充足的安全感,此時要做好男孩的啟蒙教育,引導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6~14歲
孩子漸漸長大以后,到了這個時期,性別意識就會越來越強,與之前黏著媽媽不同,此時的男孩子更愿意和爸爸待在一起,所以爸爸有時間的話就要多陪陪孩子。在這個階段,孩子可能會有比較明顯的模仿行為,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另外,此時的男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情緒上的問題,甚至表現得像個小女生一樣心思細膩,家長不要大驚小怪,要多支持孩子,幫助他渡過敏感期。
14歲以后
在這個階段,孩子會變得比較容易叛逆,如果能夠說出來的話,那都不算什么大問題,要是孩子悶在心里,父母就要注意了,但是父母也不能逼問孩子,甚至窺探孩子的隱私,要引導孩子將心里的煩惱吐出來,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可以給他提供幫助。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家長要避免孩子受到負面的引導。
媽媽教育男孩子的方法
1、督促他鍛煉身體
對孩子未來最有益的,就是擁有一副好身體,因此家長要督促孩子從小鍛煉身體。比如說經常帶著孩子跑跑步、跳跳繩、打打球,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幫助孩子長成大高個;還能有效增加孩子的肌肉量和身體抵抗力,減少他受傷生病的幾率。不過在帶著孩子運動時,家長要給他準備好舒適的上衣和褲子,避免影響他的行動;還有褲子一定要非常柔軟,以免磨擦孩子的大腿根部。
2、培養他的獨立性
對男孩子來說,不能獨立,無疑是一件比較令人頭疼的事情。因為男生總是要結婚生子的,如果到時候還無法收拾好自己的衣食住行,那絕對是無法成家立業的,因此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在孩子3歲之前,有極強的模仿力,能夠學會疊衣服、掃地,以及自己吃飯、洗漱這些事。所以家長不要因為嫌棄孩子干不好,就干涉他們的行為,扼殺他們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3、培養他的責任感
責任感的培養,可以通過養一個小動物來達成。比如說在孩子已經能夠獨立行走,以及做一些家務活時,為孩子選擇一只他自己喜歡的寵物,督促他每天按時喂寵物吃飯,為寵物清理糞便,以及每天去遛它。當然這期間,家長不能幫忙,一定要孩子每天獨立完成,才能培養他的責任感。
4、多給他自由
男孩子天生是活潑好動的,因此家長要給他足夠的自由,才有利于他的茁壯成長。比如說,孩子想要和同學出去玩,家長一定要能放的開手,不要因為害怕意外將孩子束縛在家里,這樣很可能會養成孩子沉悶、孤僻的性格。當然家長也要給孩子定好規矩,只有作業做完了,才能出去玩,這樣才不會導致孩子學習下降。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性格,因此以上幾點點只是作為參考,具體的教育方式,家長還要“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