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孩子做錯事后,除了懲罰,就不知道應該怎么辦了。而懲罰則會讓孩子失去反省的機會,因為孩子會認為自己受到了懲罰,就不需要反省了。事實上,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是目的。那么,孩子做錯了事做父母該如何教育呢?
孩子做錯了事做父母該如何教育
及時教育
每個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都會有迷茫犯錯的時候,家長在發現問題后應當及時糾正和引導,而不是縱容寵溺,這才是給孩子真正的愛。
有效的溝通
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只是協商、懇求、嘮叨。我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輕易打孩子、罵孩子。孩子和成人一樣,也需要自尊心。
鼓勵孩子勇敢面對錯誤
孩子犯錯,最需要讓他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一個勇于直面自身錯誤的孩子,即使偏離人生的道路,也能及時回頭。
教孩子承擔責任
如果孩子做錯了,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家長和孩子一起彌補過失,能讓孩子學會如何承擔責任。此外,在批評過程中,可以允許孩子對事件作出解釋,但也要讓他明白,解釋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批評本沒錯,讓孩子知道界線,知道對錯,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教育孩子要堅持原則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了事情就一定得向別人道歉,這是原則,沒得商量。
告訴孩子:我永遠和你站在一起
我永遠和你在一起,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家長應該和孩子在一起,一起面對他犯錯的結果,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批評推卸。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成長
成長總是需要一個過程,有些錯需要時間慢慢改正。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心急,耐心點給孩子發現錯誤并改正。
孩子做錯了事做父母該怎么辦
1.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怒發脾氣,大聲嚴厲的訓斥孩子。語氣上要心平氣和,還可以低于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去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
2.家長要以平常心去對待孩子犯錯誤這件事,然后可以跟孩子講道理,并幫助孩子改正,讓孩子認同家長的做法,下次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
3.孩子一旦做錯了事,其實他自己也擔心父母會責備他,這時如果父母大聲呵斥訓斥孩子,孩子反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批評和自己所犯過錯就不以為然了。如果這時候父母保持沉默,孩子反倒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這樣,他可能還會反省自己的錯誤。
4.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可以跟孩子有肌膚的接觸,可以并肩坐著或者面對面拉著手坐著或者擁抱孩子,然后跟孩子講道理。這樣的話,孩子可能會更加的容易接受父母說的話,也不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陰影傷害。
5.等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一直念念叨叨的說孩子,孩子都知道自己做錯了,家長還一直啰啰嗦嗦的說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很反感的。是家長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還要適當的給一點鼓勵,這樣孩子下次才會把事情做做得更加的好。
6.家長批評孩子時要給孩子申訴的機會,讓孩子犯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主觀方面也許是孩子有意為之,也有可能是無心所致。或者態度問題,或能力不足等等。
7.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還盡量要注意時間和場合。盡量不要在以下時間:清晨、吃飯時、睡覺前。在清晨批評孩子可能會破壞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飯時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食欲,長此以往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利;睡覺前批評孩子,會影響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體發育。
最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犯錯是難免的,只需要家長耐心的去引導孩子孩子,孩子會知錯就改的。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孩子會把事情做得很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