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可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們心理問題是對所見的不理解,家長要及時給予教育,幫助分清是非。那么,家長怎么給孩子心理疏導呢?
怎么給孩子心理疏導
1、學會傾聽,而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需要我們全身心的傾聽,說起來簡單,可能需要更多的練習和覺察,傾聽的時候,我們要放下內心自己的價值觀,放下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允許孩子想的和我們不一樣,比如我們覺得孩子就要回家第一件事寫作業,孩子卻說想玩一會,此刻,我們需要和孩子更多的溝通,而不是評判孩子是錯的,傾聽到孩子希望回家能夠有一些休息、希望有一些輕松。
2、每個父母都應該是最好的教練。我們不能聽而任之,孩子做什么都行,也不可能讓孩子完全按照我們想的來做事,這樣我們和孩子都會很痛苦,具體的心理學原因,這里不去深究,我們知道父母需要學會一些教練技術,這是很具體的學習重點,學會做好引路人,引領孩子在正確的方向上,讓孩子看到如何做才能支持到自己的成長,如何做才能培養自己的勇氣、自信、堅持。
3、樹立規則感,現在是講求同理心、共情孩子,培養孩子情商的年代,而這樣的年代并不是不需要規則感,規則感會使孩子感受到輕松、安全,比如說如果沒有紅燈停、綠燈行這樣的規則,我們過馬路會感到安全嗎?所以需要家長在培養孩子自主性、創造性的同時,也需要樹立規則感,讓孩子感受到安全。被關愛,而樹立規則感需要同理心傾聽、教練技術的引領,而不是強制、命令、指責和批評孩子。
給孩子心理疏導時要注意
1、家長關心孩子的心理表現和心理變化,多和孩子交談,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從解決矛盾著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
2、孩子的心理疏導一定要保密,不要把這件事說給任何人,否則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孩子知道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心理有問題的話,孩子會變得自卑,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3、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培養孩子好的性格。家長可以通過媒體有益的故事、電影、電視的某些片段,分析情節中蘊含的道理,使他們能看到現實社會真實的一面,提高他們能經受困難和挫折的準備,發展心理平衡感,增強心理承受力。
4、家長剛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的時候,要及時關注孩子,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不要等問題出現以后再后悔莫及。
做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不能有急躁心理,孩子年齡小可塑性強,只要假以時日,一定會起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