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都是從小聽到大。所以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不懂得拒絕別人,有的父母還會不由自主地教育孩子不要拒絕。和孩子說了孩子太多的風度與謙讓,卻忘了告訴孩子拒絕也是每個人的權利。那么,孩子不懂得拒絕別人該怎么辦?
孩子不懂得拒絕別人該怎么辦
1、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父母不應該掌控一切,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民主和寬松的家庭氛圍,對于某些事情,父母可以設定界限,提供多種選擇,即使孩子最終作出的選擇與父母的期望有所不同,甚至相差很大,父母也應該首先尊重孩子的選擇,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剝奪他們參與決定的權利。
2、讓孩子辨別分清合理要求和不合理要求
我們的教育主流仍然是提倡樂于分享、友善謙讓;關愛他人是一件好事,是可取的,但要分清他人的要求對于自己來說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如果對方的要求是合理的,你幫助他也感到很快樂,那么這個時候就要勇敢地伸出雙手幫助他人,如果他人的要求不合理,就要學會合理的拒絕。如果幫助他人,自己反而感覺不開心,那么其實是給自己徒增煩惱。
3、讓孩子學會勇于說"不"
平時可以和小朋友多做一些互動,發現小朋友平時一些不喜歡的事情,然后不斷地向他們提出請求,并且讓寶寶在這當中學會說不,在這種寓教于樂當中小朋友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從而也能夠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當中懂得拒絕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孩子不懂得拒絕別人有哪些壞的影響
1、不懂拒絕易自卑
凡事量力而行,這對自身學習成長來說就是鐵律,明知道能力不夠,還勉強去完成艱難的任務,只會無故給自己增加壓力。對于別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如果同學說:“你語文成績好,幫我寫作業吧”,明明每天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都夠嗆,可卻不懂拒絕別人的要求。
2、失去自我
長期被這種老好人的思想影響,會讓小朋友日漸的失去自我,在生活當中為了一味的去滿足他人而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長時間的壓抑讓內心變得無比的脆弱和敏感。
3、心理影響
長期讓小朋友做出犧牲去滿足別人,這樣會讓他們以為這種方式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愛,在這種基礎上會給心理造成一定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降低自己的自信,還有可能會養成一種唯唯諾諾的性格。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父母都應該學會尊重自己的孩子,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讓孩子擁有自由充分的成長空間,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