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動、貪玩,這是天性,不要想著等大了就會自我控制,作為父母還是需要及時因勢利導促進孩子的自律性,逐步培養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那么,關于好動貪玩的孩子教育方式有哪些?
關于好動貪玩的孩子教育方式
1、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
父母們在平時需要交代孩子在什么時間段完成作業,如果孩子的作業太多,可以讓孩子分時間段完成,要勞而有逸。
有時候父母又想讓孩子盡早地完成作業,就在其旁邊輔導,但孩子的心性是習慣一個人去做,不會的話才去問父母。
有的家長怕孩子學習時不集中,才在旁邊輔導,但這樣也會對孩子造成一種壓力感,這不是長久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因為長期這樣,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
2、要給孩子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接受新事物的情緒,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會讓人放下一切的情緒認真的去做事。
爸媽平時在家里時,如果孩子學習,就不要制造出一些噪音,也不要在孩子旁邊玩手機,打電話等。
盡量不要找孩子說話,可以在中途給孩子送些水果,倒些水,來看看孩子,給孩子一個眼神,好讓孩子覺得你在陪伴他學習,孩子也就不會想著去玩了。
3、和孩子講話的時候盡量一次說好
有些父母對孩子不放心,一件事總要反復講幾遍,直到孩子聽明白為止,但這樣子容易讓孩子產生不自信的想法。
比如當父母臨走時交代孩子的事,可以多說幾遍,讓孩子牢記,在其他時間可以問問孩子完成了嗎?
在生活中的小事,像讓孩子飯前洗手,幾點睡覺,早上吃早飯,對孩子說一遍就好了,因為這些孩子很容易做到,說多了孩子可能會覺得他在你印象中就是不聽話的孩子。
因此爸媽就要多多讓孩子學會聆聽,在平時,可以試著給孩子講講道理,讓他在家里安安靜靜的一個人看電視,或者聽音樂。
來慢慢鍛煉孩子的聆聽,告訴他要多聽老師的,同學的,平時給他教東西時,盡量先用語言,然后在用行動。
貪玩的好處有哪些
1、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當孩子在玩耍時,孩子的大腦處于一個十分活躍的狀態,在面對一些玩具時,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去操控這些玩具。 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總是會將玩具拆得七零八散,然后再以自己的想法將拆碎的玩具拼接起來,這一系列行為都能夠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鍛煉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會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進去。很多父母看孩子玩的入迷,就會忍不住地想去打擾孩子,要求孩子聽他們的話。
其實,家長的這種行為是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甚至在孩子長大以后,遇到問題時都無法集中注意力去解決。所以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家長們一定不要去干擾孩子,要給孩子提供空間。
3、養成孩子細致的思維習慣
當孩子在玩耍時,會喜歡擺弄各種物品和玩具,他可以從許多相似的物品中提高概括能力,并且孩子還會通過認真觀察,來發現相似物品的不同之處,從而養成孩子細致的思維習慣,提高他們的觀察力,使他們的大腦變得越來越靈活。
貪玩的孩子一般都是樂觀開朗、有幽默感、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勇敢大膽的,這樣的孩子具有強烈的自我發展傾向。所以不是所有“貪玩”的行為都是“壞事”,身為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就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