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的孩子,才剛有了自己的意識,這個時候他們做事全憑本能,并不想的很多,也不會有什么顧全大局的思維,所以做事難免會粗心大意,有所疏漏。那么上小學孩子粗心有什么好辦法?
上小學孩子粗心有什么好辦法
1、培養孩子細心的習慣
孩子粗心大意,大多是因為從小沒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注意改正的話,不僅在生活上會丟三落四,而且會對學習產生不良影響,假如考試粗心,明明會做的題目也會因此而丟分。建議家長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培養孩子細心的習慣。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讓孩子整理自己的衣柜、抽屜和房間,培養孩子仔細、有條理的習慣。讓孩子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和復習進度表,培養孩子有計劃、有順序的習慣。
3、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少一些提醒、少一些擔憂、少一些包辦,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必要時讓他承受一兩次自己粗心大意所導致的后果,讓他認識到粗心的害處。
4、給孩子設立規矩
可以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鍛煉孩子細心的習慣。比如,孩子做作業粗心,可以立條規矩,如做作業時認真審題,每次做完都要檢查一遍,并監督孩子實施,如果孩子作業正確率提高,可以給予適當鼓勵。
上小學孩子粗心怎么辦
1、培養學習興趣
人出生就喜歡學習,對學習就是有興趣的,孩子對世界都是好奇的,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學習興趣缺乏的孩子,一般都是因為學習上面的困難沒有解決,慢慢的就不再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演變成了對學習失去的興趣,家長一定要做好了解,然后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
2、找到學習技巧
技巧是需要跟孩子探索的,看看其他孩子怎么學習,或者父母傳授自己的經驗,或者向老師請教,來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習慣,好的習慣需要家長來幫忙培養,習慣養成了,學習起來也有規律可尋。
3、學習的能力
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這個跟遺傳跟家庭氛圍都有關系,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來要求孩子,養成孩子的好習慣,從而幫助孩子擺脫粗心的壞毛病。
上小學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家長可以和孩子好好談一談,給孩子講明粗心的危害,相信孩子會理解的,想要改掉這個壞習慣,還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