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還不完全,尤其是思維方面,跟大人根本沒法比,所以會有一些考慮不全面的時候,容易發(fā)生一些粗心大意,丟三落四,顧頭不顧尾的行為。那么小孩子粗心的毛病怎么改?
小孩子粗心的毛病怎么改
1、明確粗心的危害
有些孩子對自己的粗心并不是很重視,很多家長也覺得只要孩子聰明,粗心一點也不要緊,長大了自然就好了。這樣的想法是不行的,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到粗心的危害,讓孩子早日擺脫這個毛病。
2、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家長要讓孩子在做題前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做題前不要急著作答,要先讀題,把題看懂了,再去解答,這樣會減少出錯的幾率。
3、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
粗心的孩子,他們做事的時候一般都不夠專心,比如做作業(yè)的時候,他們覺得只有做完就行了,很少進行檢查。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反復的檢查能幫助孩子及時發(fā)現錯誤。
4、讓孩子整理錯題集
家長可以讓孩子把平時作業(yè)、練習、考試中的所有錯題,都收集起來,在做錯的地方用醒目的顏色筆做標記,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小孩子為什么會有粗心的毛病
1、知識掌握的不牢
孩子本身對知識掌握的不夠牢靠,由于他沒有記住老師強調的重點,所以在作業(yè)當中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
2、審題不清
有的孩子做題馬馬虎虎,應付了事,就想做完之后去玩兒,因此沒有把字看清,或者沒有把題的要求看清楚就開始寫,開始算了,這樣難免會產生一些錯誤。
3、沒有認真的檢查
孩子覺得作業(yè)做完了,就萬事大吉了,所以本子一關,就趕快溜出去玩兒了,根本都沒有檢查過,所以這難免會出現有錯的現象。
孩子如果還小的話,粗心的毛病是比較容易改掉的,這就需要家長的時時監(jiān)督,提醒孩子的行為,讓孩子知道粗心是一種不好的習慣,讓孩子自發(fā)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