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生理發生極大改變,面對變化,新奇、尷尬,又不知所措,生理的迅猛發展,讓青春期孩子覺得,自己已像個成年人了。渴望自我獨立,但面對問題,又常常無力解決,于是,產生了矛盾的心態和情緒,總有家長問,十五歲女孩叛逆期應該怎樣溝通?
十五歲女孩叛逆期應該怎樣溝通
1、與孩子平等的溝通
15歲的孩子已經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是一個大人了,他們喜歡反駁父母可能不是因為認為家長說的話是錯的,也可能是忍受不了家長的態度和說話的方式與語氣。
因此,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妨擺出平等、和藹的態度,用商量的方式與孩子談論問題,讓他們也參與到討論中來,說不定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2、理解孩子
家長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教育孩子的時候,還需要充分地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只有真正地感同身受了,才能幫孩子解決問題,或者在教育的時候,更易讓人接受。
3、做好榜樣
家長也應該時刻反應自己的所作所為,人無完人,而且孩子的一些性格和行為是遺傳自父母以及模仿父母的。
在覺得孩子不愛學習、沉迷手機和游戲的時候,家長也可能想想自己做到不玩手機,好好學習或專心陪伴他們了嗎。
4、樹立未來的目標
還有一些孩子,一到15歲就焦慮、矛盾,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哪些從小就知道自己長大之后要做什么的孩子,15歲的時候也可能想其他年齡段一樣,心無旁騖地為未來努力。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小時,就多培養他們的興趣,幫他找到未來的方向,即使孩子上初中了,也不晚,多與他們交流或帶出去走走,也能開闊視野。
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1、自尊心過強的逆反心理
自尊心是一種嚴格要求自己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積極心理,缺乏它就會缺乏自我要求和上進心。但過度自尊往往會形成逆反心理。
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老師和家長的話不再像孩子時那樣言聽計從,他們渴望自己解決事情,擺脫成人的管束,他們不滿足于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滿足教師家長的說教,有時表現出不聽不信,過于任性甚至公開與教師、家長作對。
2、家長太嘮叨
家長總是給孩子立下許多規矩,一旦孩子觸碰到自己的底線,就會無窮無盡地數落孩子,一次兩次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嘮叨成為常態之后,孩子也會產生疲倦。最終這樣的嘮叨只會毫無效果,因為孩子已經對父母的嘮叨產生了免疫力,而且還出現了厭煩情緒,導致他們越來越不聽話。
3、家長過于強勢
有些家長在進行教育的時候,總是會認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憑借了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證明自己的觀點都是正確的,所以總會告訴孩子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他們并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都會進入叛逆期,和父母對著干,只要父母及時了解背后的原因,弄清楚孩子之所以這樣做的心理,就能讓他變得成熟起來,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