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遇到了許多困惑,小到孩子起床鬧脾氣,大到孩子說謊、叛逆。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往往不知所措,那么,10歲左右的孩子該怎么教育呢?
10歲左右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有效的陪伴,才是愛的體現
很多家長都懂得孩子的成長中需要父母們的陪伴,而且也做到了能夠抽時間陪伴孩子,但是很多時候的陪伴卻是無效的,因為親子間沒有互動,父母是在陪孩子,但手里卻還做著自己的事情。
因此,父母們陪伴孩子的前提是需要有和諧的親子互動環節,可以是愉快的玩游戲,或者是簡單的談話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促進親子關系的效果。
2、有度的寵愛,成就良好性格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都喜歡寵愛家里的孩子,有的甚至到了寵溺的程度,事事都喜歡遷就迎合孩子。在這種充滿愛的環境里成長的孩子是幸福的,但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寵愛有度,過則有害,家長們需要把握好這其中的適量原則,當孩子出現了無理取鬧,索求無度的情況時,就應該警惕不要讓孩子陷入到這種不良的心理中。
3、確的挫折教育,培養堅韌的性格
這里所說的挫折教育,并不是要家長們通過打壓、打擊的方式來培養孩子,而是要教會孩子如何來正確的面對自己的失敗,在失敗的時候好好鼓勵孩子,培養孩子正面應對挫折的思想態度。
家長們總希望孩子能夠堅強,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要有堅韌的性格,這種性格富有彈性能夠更好的承受住生命中的挫折和打擊,也能讓孩子更積極樂觀的面對自己的生活。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
1、培養孩子的情商
情商是一個孩子成長與成功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比智商更能決定一個孩子的幸福與前程。培養孩子情商的第一步就是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也就是孩子自己對自己的評價。
父母要給孩子做好表率,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對與錯。即便是很小的事情做錯了,也要給孩子真誠的道歉。
2、養孩子的能力
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要讓孩子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要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交給孩子一些任務,盡管很多事情并不需要一個孩子的幫忙。
讓孩子幫父母做一些家務,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3、培養孩子的智商
父母可以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及度假旅行,讓孩子多接觸一些同齡人和游樂設施。生活的實際經歷,要比睡前故事和枯燥的學習更能開發孩子的大腦。
讓孩子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開心的玩耍,互相學習、一起探索。讓孩子養成勤動腦的好習慣,善于思考的孩子智商都不會太低。這不僅僅是給了孩子一個金色的童年,也是給孩子上了一堂智力開發課。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的培養和教育需要做到,有效的陪伴,有度的寵愛以及正確的挫折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全面正向的發展,成為樂觀堅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