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就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我們靜下心來,一定能夠聽到孩子的心聲,那么,10歲孩子怎么管教最合適呢?
10歲孩子怎么管教最合適
1、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
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fā)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為什么孩子越來越難管教
1、孩子的逆反心理
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逆反心理,隨著年齡的增大,逆反心理也會越來越重。家長會發(fā)現(xiàn)越管,孩子越不聽話。孩子進入了逆反期,會想掙脫父母的管束,擁有更多的權利。如果家長因為孩子的逆反心而對孩子更加嚴厲,只會讓孩子更加不聽話,走入了惡性循環(huán),最后爆發(fā)矛盾和沖突。
2、缺少親子間的溝通
現(xiàn)在的家長,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常常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視了親子間的交流。認為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就足夠了,比如,寧愿花大價錢給孩子買許多玩具和食物,卻不愿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會變得焦慮,愛發(fā)脾氣,父母也會不理解孩子,覺得孩子吃得好穿得好,還有數(shù)不清的玩具,可還是不聽話,故意跟大人作對,從而也跟孩子發(fā)火,訓斥打罵孩子。這都是因為親子間缺少溝通,親子關系差,孩子自然會不聽管教。
3、父母缺少良好的心態(tài)
最近一段時間,由于疫情關系,大家都在家里不出門,打亂了作息規(guī)律和工作生活。許多人都很焦慮,煩躁,悶悶不樂。再加上孩子延遲開學,在家待不住,容易鬧脾氣,因此經常爆發(fā)家庭矛盾。
父母在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沒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強迫限制孩子的行為,對孩子非打即罵,孩子會產生抗拒心理,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要想讓孩子茁壯成長,良好的教育必不可少,家長要正確運用正面教育的方法,讓孩子朝著積極,樂觀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