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叛逆期什么時候能過去啊?叛逆期是青少年心理的過渡時期,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從10-12歲開始,至16-20歲結束,通常持續6年左右。隨著孩子逐步進入青春期,其心理也會發生較大變化,主要表現為迫切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想要擺脫成人對自己的管束等。
教育叛逆期孩子家長可以這么做
1、不要和孩子對著干
這是家長面對孩子特別叛逆不聽話首先要遵守的原則之一。孩子特別叛逆不聽話,說明孩子的叛逆心理非常嚴重,會有極強的好斗性,對父母的強硬干涉非常反感和厭煩。一旦父母強硬管教孩子,和孩子對著干,不管父母說的對錯,孩子在叛逆心理作用下,都會與父母對著干,父母越強硬孩子反抗越激烈,叛逆行為越嚴重,甚至造成嚴重的后果。
有的時候孩子叛逆行為是可以自行糾正的,反而在父母的強烈干涉下變的更加嚴重,最終固化在孩子身上,變的難以糾正。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給孩子擺事實講道理或者旁敲側擊的向孩子提出意見,讓孩自己知道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
2、減少沖突,順應孩子,體驗犯錯。
孩子特別叛逆不聽話的時候,孩子是聽不進去家長的金玉良言的,只會認為家長的想法陳舊了是不對的。叛逆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強烈,具有強烈的冒險精神,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有句話叫“不撞南墻不回頭”,很適合叛逆期的孩子。
家長不如在確定孩子的行為產生的后果比較輕的情況下,順應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讓孩子吃點苦頭。孩子受到教訓,就會知道事情的對錯,會自動改正自己的行為。
3、耐心傾聽,尊重孩子講道理
耐心傾聽是一種很好化解矛盾的方法,很多孩子叛逆都是因為父母不理解自己,只喜歡管教自己,不聽自己的意見。孩子在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孩子特別叛逆不聽話怎么管教?
父母要放下家長的架子,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談話,一味的強加說教,要尊重孩子及其想法,和孩子講道理,以道理的對錯來教育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份來決定事情的對錯。往往孩子的一些所謂的“叛逆”行為,也是有其合理原因的,家長不妨認真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即使孩子的想法錯誤,家長也要給孩子講明白其中的道理,讓孩子自己從實際的情境中得到教育。
家長怎么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
要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都發生急劇變化的階段,家長必須對孩子的心理特點有所了解,才能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家長可以通過看書、咨詢專家、咨詢老師等方式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特點,手中有了金剛鉆才能攬好瓷器活,才能有針對性地搞好教育引導工作。
找孩子信服的人開導他
我們時常費勁心機、說盡好話,道理也都在理兒上,想著哪怕孩子聽進去一句都會有好轉,可這孩子就是油鹽不進,就是要跟你對著干,那么說明什么呢?用句現在流行的話說——你不是他(她)的“菜”!所以就得給孩子換道菜,孩子聽誰話你把誰請過來,換個環境換個角度給他(她)講,效果會更好。
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孩子畢竟是孩子,跟成年人比,他們經的事兒少,思考問題單純幼稚,理解感悟層次較低,因此你不要想著拋塊兒磚頭就能馬上引出個玉來,這粒種子就能按著你的思路開花結果。望子成龍成鳳是家長的美好愿望,但畢竟對孩子的教育是個慢活,大人一定要耐著性子對他們,切不可大刀闊斧見什么不順眼就砍,要像園丁培養花木一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他們小修小剪小扶持,等到他們逐漸成熟的時候,就是成龍成鳳的時候。
除此之外,對待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記住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有時候要考慮一下想想孩子的想法,看看他們內心想法是怎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