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必須經歷的時期,家長要及時的了解叛逆期的特點,這樣在教育孩子時才能做出正確的應對措施。
怎么幫孩子度過叛逆期
1、接納叛逆期:接納包括理解與允許。理解孩子的叛逆期,這是正常的成長軌跡,他們會按照這個軌跡做出不聽話、情緒不穩定、抬杠等表現。
允許孩子則是允許他有不聽話、情緒不穩、愛抬杠的逆反行為,給予他更多成長空間,在他會產生叛逆思想的階段,讓他叛逆,不要刻意去以“好孩子”的標準要求他,過度壓抑自我只會讓他在成年之后迎來有一次叛逆。
2、尊重他信任他: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尊嚴,維護他不斷增強的自尊心,不要擅自替孩子做決定,尊重他的選擇和表達的權力。很多時候我們總是過于著急,唯恐不夠嚴厲,難以讓孩子服從自己。
可是,我們與孩子的關系不應是上下級的“服從”,而是親密關系中最重要的“信任”,相互信任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3、多認同:并不是叛逆的孩子就沒有優點,很多時候,家長總是在抱怨孩子的不好,總是用語言去攻擊孩子,讓孩子從小就覺得自己不好,導致孩子自暴自棄,叛逆心理越來越強。家長應該多夸獎孩子的優點,多認同孩子的行為,讓孩子知道自己很優秀,孩子得到認可之后,也會越努力,不好的行為才會去改正。
孩子在其成長過程中有哪些叛逆期呢
第一次叛逆期:2歲。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也就是說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時候會跟父母反著做。父母讓他往東,他會說:不,我便要往西。不要以為孩子這是叛逆的表現,其實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新階段。
應該說,2歲這個“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家長應該感到高興。對待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不要過于嚴苛、更不能有求必應,要鍛煉孩子的自主性,同時在安全的條件下讓他們盡可能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叛逆期。
第二次叛逆期:7、8歲。經常聽人說,七歲八歲惹人嫌。其實這個階段是孩子們的第二個叛逆期,孩子們開始步入小學校園了,接觸了新的環境、新的學習內容之后,自主意識更強。
他們不愿意再受到父母的控制,尤其是聽到父母對自己嘮嘮叨叨時,腦子里蹦出來的都是“我偏不”。家長要懂得放手,不過過度控制孩子的行為,盡量讓孩子自己多思考,遇到困難時讓他們自己去解決。
同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倚老賣老”,認為孩子就應該聽大人的。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多傾聽,多陪伴就好了,對于孩子做錯的地方,你可以溫柔的跟他溝通,而不是嚴厲的批評教育,或者打罵。
第三次叛逆期:12歲左右。孩子在12歲以后受到荷爾蒙的影響,情緒會非常多變。很多父母不知道這個時期的孩子為什么會這么難溝通,就算是平時很乖的孩子也有可能跟父母擰著來。
以下這些表現,暗示孩子已經進入了叛逆期,家長們一定要了解
1.愛和父母唱反調。孩子們在“逆反期”最愛的一種行為就是和父母唱反調。父母要求他們做的事情他們偏不做,不讓他們做的事情他們反而一個不落下。更嚴重時,甚至不理睬父母,寧愿自己做一些承擔不了的事情,也不要父母的幫助。
2.非常霸道。他們仿佛是一方的霸王,對物品的占有欲非常強,如果有小朋友過來,想要玩他的玩具,他會非常拒絕,甚至還會和他們大打出手,一點兒都不懂得分享。即使這個玩具,在平時他已經不玩了。
如果有小朋友過來拿他的玩具,他也會非常不開心。在這個期間,正是孩子的叛逆期,父母不能硬碰硬,應該找準方式方法。
3.挑戰規則和底線。孩子們在“逆反期”往往會去挑戰規則和底線。事實上,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社會中,規則和底線都是不允許被打破的,一旦規則和底線被打破了,那么關乎的就是道德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