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心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不僅僅出現在大人的身上,孩子也存在攀比之心的,如果父母發現了孩子的攀比心,就要及時的給予溝通與疏導,謹防這種攀比心越發嚴重。
孩子攀比家長該如何引導
1.正確指引,適時鼓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針對孩子負性的攀比心理問題,家長應鼓勵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刻苦,來超越別人。將孩子往正確的道路上指引,讓孩子主動地知錯就改,在學習上與小伙伴正當競爭,而不是追求物質。
2.父母不要過分溺愛。孩子父母沒有限度地溺愛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正確,也不顧次次滿足孩子會產生什么樣的壞處,父母都選擇直接順從。這些行為都只會使孩子形成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這是極其有害于孩子健康心理的發展。
3.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孩子是家長的“忠實粉”,他們喜歡模仿。因此,家長不要對孩子單純說教,要從自身做起,將孩子的負性心理狀態往積極健康的正能量上發展。從小樹立對人生的正確看法、正確的是非觀、健康的價值觀。
4.運用合理的方法來處理攀比問題產生攀比心理時,家長不要隨意打罵,要用合理的方法,有技巧地解決孩子的攀比行為。
孩子攀比的原因
第一種:很多孩子都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他們渴望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他們想擁有比同伴更好的衣服、玩具;或者會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來吸引別人的目光。
第二種:還有一部分孩子的攀比和炫耀行為,實際上是想尋求同伴的認同感。他們享受同伴都羨慕自己的感覺,這類孩子真正在乎的,并不是物質本身,而是同伴的認可,他希望自己能夠被他人或被群體接納。
第三種:可能和孩子成長的環境有關,比如父母的一味遷就,溺愛,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這讓孩子從小就學會追求物質的生活,滋生了攀比的心理。
孩子過度攀比的消極影響
1、盲目攀比,會引發孩子的惡劣行為。盲目的攀比,會讓孩子失去自我,一味羨慕別人,并且強烈想占有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在痛苦的情緒里輪回,很難產生滿足感和幸福感。如果父母責罵自己,或是堅決不滿足自己的話,就會對父母產生憤恨的感覺,甚至會進行偷盜行為。
2、盲目攀比,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如果孩子的攀比心太重,一旦父母滿足了自己,就會刻意夸大自己擁有的東西,過度炫耀自己的家庭條件,從而在無形中傷害到其他同學,讓其他同學產生自卑或是攀比情緒。
如果父母沒法滿足自己的話,孩子就會感到失落,繼而產生自卑情緒,不敢跟人交往,怕別人瞧不起自己。
3、盲目攀比,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攀比心太重的話,會讓孩子產生扭曲的價值觀,認為只有擁有了一切,才能抬起頭做人,于是,他們無止境地向父母索取物質,而父母一味地縱容,則會助長孩子的歪風邪氣,還會背負巨大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