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家長是平等的關系,而不是只能父母壓制孩子,如果孩子大了就會逆反,首先父母應該尊重孩子,認真傾聽孩子的訴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經常發脾氣,久而久之孩子的脾氣也見漲。
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不尊重怎么辦
保持冷靜
似乎無法做到對嗎?當自己的孩子表現無禮時要做到保持冷靜確實不容易。如果我們不尊重他們就會發出錯誤的信號。我們需要照顧好自己,給孩子做個榜樣,例如深呼吸,數到20或者反復對自己說,“這不是什么緊急的事情。”
解碼行為
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你是否給了孩子一個措手不及?你讓他們做的事是否不方便?他們感到無能為力嗎?他們的回應反應了內心的感覺。很不幸,這個時候他們還無法用更恰當的語言來表達。
有同理心
富有同理心地回應他們,以此來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比如“我們現在就要走了,感覺不公平對嗎”或者“我知道你玩兒得很高興,現在要走了感覺很難接受!”你不必同意孩子的情緒,這樣做意味著你在嘗試理解他們所經歷的。
檢查時間
有些孩子受低血糖、饑餓或者口渴的影響而有情緒。還有些孩子對環境的刺激敏感或者睡眠不足。孩子很久沒吃東西了嗎?喝水了嗎?能從喧鬧的環境中離開一會兒嗎?用一種不帶威脅的方式跟他們說,“我要去吃塊兒餅干,你要嗎?”
慢下來
被載有憤怒、挫敗的言語和情緒的“逃跑列車”牽制很容易。不要跳上車,不要回應孩子對你說的每一句指責或者抱怨,而是嘗試去踩剎車,“哇奧!好多信息啊。我想好好聽,可是你說得太快了。讓我們平靜下來,這樣我就可以明白你想說什么了。”
隨它吧
有時候不做任何回應是最佳選擇,特別是如果你知道孩子是餓了或者累了,是用“生存模式”的大腦在跟你說話時-或者如果你無法控制自己不用諷刺、憤怒或者不尊的方式來回應時。你不用一直視而不見。等大家都平靜下來,你再跟孩子談談發生的事情以及下次如何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
親子聯結
如果你的孩子行為無禮,那么你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抱抱他/她。但是,對很多孩子來說,連結恰恰是他們所需要的!如果你能越過孩子的行為,忽視所有“逃跑列車”的信息,就能看到孩子受了傷,需要你的支持。有時一個擁抱勝過任何言語上的回應。
教導稍后進行
等待或者延遲做出反應并不意味著你就是消極家長或者你姑息不尊行為。這意味著你在等待直到你的大腦、孩子的大腦能夠接收信息并且繼續思考,而不是以無禮、憤怒或者不尊的方式來處理。
青春期兒子總對母親發脾氣咋辦
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起伏大,容易對身邊親人產生抱怨和不滿。這可能是因為孩子正身處成長和探索時期,對自己和周圍的事物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在此過程中,他們會對父母和家庭提出不同的期望和需求,而經常會遇到挫折和矛盾,導致情緒難以掌控。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當虛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并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
同樣重要的是,父母應當堅持原則和底線,不應該縱容孩子對自己的不尊重和冒犯行為。在正確引導和監督下,孩子有可能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且建立健康的家庭關系。
男孩脾氣大不尊重父母怎么辦
小孩在叛逆期,個人的主觀意識比較強烈,而且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能力去明辨是非,所以特別看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個人中心比較集中,如果父母以長輩或過來人的身份和經驗去和他們溝通,必然聊不到一塊去。
首先你必須意識到,你不能是說教,只要讓他覺得你在說教,那抵觸心理就來了,你得站在他們的立場來和他溝通,學會認同他們的想法和行為,適當的時候告訴他如何做可能會更好,而不是全盤否定。
其次要學會了解他經常或喜歡接觸的東西和內容,這樣才能有一定的共同語言,才能讓他感覺你們是可以溝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