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是正常的,對于家長來說,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孩子犯錯”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下面我們來詳細(xì)了解下怎么教育犯錯的孩子?
怎么教育犯錯的孩子
1、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允許孩子犯錯。犯錯并不可怕,我們需要先端正我們自己的態(tài)度,耐心教導(dǎo),鼓勵孩子承認(rèn)錯誤,不要讓孩子被一些負(fù)面的情緒所影響,產(chǎn)生畏懼犯錯的感覺,讓他們明白犯錯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并且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敢于承認(rèn)就是好孩子。
如果孩子畏懼犯錯,那么他很可能會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隱瞞自己的錯誤。
2、理解孩子“犯錯”行為背后的動機。作為父母要善于了解和分析孩子背后的這個動機和行為,盡量用正面積極的意義去觀察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父母一定要有這個信念:孩子的行為背后都有積極正向的意義,父母要去觀察他的正向意義,引導(dǎo)他的正向意義。
3、就事論事,用溫和的語言指出重點。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犯錯是正常的事。當(dāng)孩子第二次犯某種錯誤的時候,父母決不應(yīng)該再輕易寬容,而要給予嚴(yán)厲地批評和斥責(zé),但是并不等于胡亂打罵一通。而是就事論事,客觀地分析原因,明確重點。
4、切勿嘮叨。嘮叨是家長與生俱來的武器,但其實這會讓孩子厭煩家長、更加不愿意服從和溝通。"我的話你聽見了沒有?""別不把我的話當(dāng)回事。"
我們從小到大聽過了太多的嘮叨,但聽進去的卻很少。這是因為嘮叨太多,讓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究竟哪一句要聽。因此,家長一定要點到為止,改掉愛嘮叨的毛病。
家長在懲罰犯錯的孩子時,要注意這些問題
1、把控好情緒。孩子們在犯錯時,家長都會比較生氣,有些家長會趁孩子犯錯的機會發(fā)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家長要做的應(yīng)該是在孩子犯錯后對其進行引導(dǎo)并幫助其糾正,而不是盲目發(fā)泄情緒。
2、切勿過于嘮叨。家長們教育孩子最忌諱的就是嘮叨,說多了,孩子會聽不進去,根本不當(dāng)回事兒。另外,孩子逐漸長大,獨立人格慢慢形成,面對家長重復(fù)的語言,孩子會越來越反感不會聽從,家長在遇到孩子犯錯時,應(yīng)有針對性地進行說教和懲罰,告訴孩子“為什么不能做!”,而不是“別那么做!”
孩子犯錯時該不該打
不可以。
打孩子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打孩子可能會造成孩子身體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讓孩子感到害怕和無助。更重要的是,打孩子只是一種暫時的解決方法,卻無法真正糾正孩子的問題行為。
相反地,家長可以選擇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通過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與孩子溝通并找到問題的根源,建立良好的互信關(guān)系,以及進行有效的行為規(guī)范和獎勵機制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