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孩子有叛逆心理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叛逆到打罵母親,這就非常不好了,屬于教養問題,而且不盡早改正將來對孩子成長也極為不利。需要好好的溝通和教育,相信孩子本性是善良的。
叛逆期打罵父母的孩子長大能變嗎
這個不一定。
很多熊孩子在叛逆期間打母親,肯定跟平時親子關系有關。
父母或者是家長太過溺愛孩子,還有可能是家庭環境的影響有些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反省。平時沒有給孩子立規矩,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
這個時候其他家長要處制止,以及正確的引導。不要輕易動手打孩子,控制住脾氣。建議多請教育兒或者是心理學專家,科學教育孩子。
只要父母不放棄孩子,進行糾正與教育,孩子還是能變好的。反之亦然如果父母覺得孩子沒救了,置之不理,肯定很難變好。
叛逆期男孩為何會打罵父母
第一:父母對孩子無限寵溺
這類型父母對孩子總是滿眼心疼,把最好吃的留給孩子,把最貴的買給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孩子干,從小到大,只要是孩子開口要的,父母都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也正是因為這一份寵溺,讓孩子任意妄為,可以指揮、打罵父母。
第二:父母對孩子缺乏陪伴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不尊重父母,就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少去陪伴孩子,親子之間的關系缺乏親密,而等孩子到了稍微大點,父母再想去管孩子,孩子是不服的,他們會認為:“從小你就沒帶過我,我憑什么要聽你的。”
第三:父母對孩子過度嚴厲
父母對孩子過度嚴厲也是導致孩子變得暴躁不尊重父母的一大原因,在孩子小的時候習慣于順從父母的意見,是因為沒有力量可以反抗,等到了青春期,這些不滿一旦激怒就會很輕易的爆發出來。
小孩目無尊長還對父母動手怎么辦
1、孩子出現目無尊長打罵家長的行為就要立刻制止。
孩子如果打罵家長立即進行制止,并且要細心的對他進行教育,不要拉過來就打罵孩子。甚至恐嚇孩子,這樣不但對孩子的做法沒有幫助可能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畢竟孩子已經長大了。但如果是大孩子時態嚴重失控就要報警處理,畢竟家長也要人身安全,動用學校等社會力量一起幫助孩子。
2、教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許多孩子行為粗暴就是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和表達自己情緒,家長不要一味地強調成績,成績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緒管理,情商教育。
3、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家長過問、干涉孩子的行動,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比如,處理孩子放學晚歸這種事情,有的家長是等孩子回家后,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勒令以后不準晚歸。
這種處理方式過于急躁,孩子不但沒有體會到家長的愛心,反而對家長產生了抵觸情緒,認為小題大做,管得太寬。
而有的家長則會盡量壓住怒氣,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并說明因為不知道你為什么晚歸,心里很著急、很擔心、希望你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體會家長的愛心和不易,以后早點回來。
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后,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內疚自責,對家長的干涉行為也不會產生反事情與抵觸。
4、不要過分的譴責孩子。
面對孩子目無尊長辱罵家長的行為,首先父母要注意言行,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多,孩子會模仿,那么父母的言行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語言,會讓孩子間接的學習到一些不太好的話語,這就需要父母盡量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語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