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孩子從小被溺愛長大,導致如今越來越難以管教。那么,孩子不聽話管不了怎么辦?
孩子不聽話管不了怎么辦
1、換位思考理解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家長應給予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并根據孩子所需所想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時間安排。多給孩子把控時間和學習進程情況的自主權,在疲憊的時候適當的休息調整,在精神狀態較好的時候合理延長學習的時間,多加強專注度,注重效率。
2、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保有自由空間。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因材施教,注重差異化,在尊重孩子自我意愿的前提下,進行個性化教育,為孩子成長保有自由空間。
不完全以應試內容作為教育的主體內容,全面化素質教育更有利于發揮孩子的優勢,更能合理管教孩子并助力于他們的未來發展。
3、多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叛逆期的孩子想要的家長不滿足,孩子就容易對著干。那么,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建議,但是選擇權還是要交給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感受父母的建議對自己的幫助,也會讓孩子保持平復的情緒,不容易爆發叛逆的行為。
4、與孩子保持平等的關系。有些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較深,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應該聽父母的,他們常常以自己為長輩而自居,習慣于對孩子居高臨下,喜歡對孩子發號施令,要求孩子對自己惟命是從,孩子稍有些不順從,孩子稍有些異議,便采取高壓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
但是這些家長忘了,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他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當他認為自己是對的時候他會堅持己見,當他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家長公平待遇的時候他會逆反產生叛逆心理。
孩子不聽話管不了的原因
1、父母錯誤的親子關系認知。孩子出現問題,導致問題的原因一定要在父母身上找。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先入為主地認為孩子是自己生養的,孩子就必須服從自己的意思,沒有商量的余地。
這種“我是你爸媽,我的話你必須聽”認知,導致了在親子關系中,家長始終凌駕于孩子之上,造就了天生不平等的關系,使得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處于緊張、被壓迫、不安全的心理狀態下,而且隨著其年齡增長、認知的增強以及叛逆期的出現,這種緊張的心理狀態會不斷加劇。
2、自我意識的覺醒。當孩子長大后出現不聽從管教的情況,就有父母感慨:你小時候多乖,現在長大了怎么反而這么不懂事了呢?其實,孩子不聽話并非孩子不懂事。恰恰相反,孩子正是因為懂事了,才開始不再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這就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形成。
從兩三歲開始,孩子對事物就萌生了自己的看法,并產生了“自我”的意識。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他們的這種自我意識會不愿增強。他們不再凡事都聽父母說、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而轉向“我怎么看、我怎么說、我怎么做”。
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的這種叛逆意識和行為就會越發明顯。因此才有“青春叛逆期”的說法。
孩子不聽話管不了,家長要注意這幾點
1、不要隨便打擾孩子,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心平氣和。
2、用適當的方式引起孩子的注意。
3、減少在孩子面前的嘮叨,過多的嘮叨會讓孩子厭惡。
4、給孩子的指令要明確,不要模棱兩可。
5、不要著急要等孩子的回復,學會等待孩子的回復。
6、換位思考多尊重孩子,多去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讓孩子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
7、減少監管放手讓孩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