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女孩已經進入了叛逆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小秘密;此時家長要及時的調整自己的認知,學習新的溝通方式,這樣才能建立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橋梁。
14歲女孩不愿意和家人交談怎么辦
第一:關心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想法。青春期的孩子處在一個迷茫的階段,十分需要父母的傾聽與幫助。當孩子感到無助,主動來詢問父母意見時,父母應該讓孩子先充分地表達,傾聽她到底在焦慮什么、擔心什么、對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她想要怎么樣。
如果父母可以時常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交流,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傾訴對象并提出自己的意見供孩子參考,那么孩子是不會拒絕溝通的。
第二:不要一天到晚打聽孩子的學習成績。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系,與孩子談談校園的趣事,這樣便于和孩子談到一塊兒,使談話氛圍更輕松愉快。在這期間,順帶著問一問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反感了。
第三:轉變視角,放棄居高臨下的態度。“民主”的家庭氛圍是每個孩子都希望的,因此溝通時,家長不要俯視,要以溝通與協商的方式求同存異。家長們自以為是的替孩子考慮,實質上是一種對孩子選擇權利的剝奪,更是一種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最直接的表現。
14歲女孩不愿意和家人交談的原因
1、父母總是喜歡拿孩子和別人攀比。“你看看隔壁的小明,每次都是第一名,看看你,丟不丟人”這種攀比且具有攻擊性的言語相信很多家長經常對孩子說。家長認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可以讓孩子自我反省。
其實恰恰相反,這樣的言語只會將孩子推開,對家長反感。經常被自己的父母拿來和別人攀比,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了。
2、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其實表達了孩子對于外界的判斷,當她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后,家長要及時的作出相應回答。如果家長總是忽視孩子的感受,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想法在家長的眼里其實不重要,甚至是多余的,那孩子拒絕和家長溝通屬正常現象。
3、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她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當孩子對于某一件事情產生了自己想法的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忽視,而是坐下來聆聽并且和孩子商討這件事情。
一旦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得不到家長的尊重,那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挫敗感,之后就會形成拒絕和父母溝通的局面。
14歲女孩長期不和父母溝通會有哪些影響
1、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如果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在和父母說話的時候只是敷衍的草草了事,不愛父母,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會導致父母不懂孩子的心。長此以往,親子關系會出現隔閡。當父母發現這一問題的時候,已經很難跨越這一道溝通的鴻溝了。
2、孩子出了問題父母意識不到。如果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把自己的煩惱和問題直白地呈現在父母的眼前,這就會導致父母無法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孩子出了問題的時候,父母無法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及時地引導孩子去處理解決,導致問題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孩子很有可能因此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3、親子關系遭到破壞。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也是孩子曾經最為信任的人。但是如果父母不重視與孩子的溝通,不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這會導致親子之間的關系遭到破壞。
孩子不愿意再和父母傾訴心事,更不愿意把自己的問題呈現在父母的眼前,一切都自己一個人扛情況只會導致父母和孩子的心離得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