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會碰見孩子對父母、長輩大吼大叫的情景,其實,這是一種折射。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往往都是家長造成的。孩子的種種行為和心理想法,和孩子的家庭教育都脫不了干系。那么,12歲男孩脾氣大容易大吼大叫怎么辦?
12歲男孩脾氣大容易大吼大叫怎么辦
養不教,父之過。其實孩子現在的所作所為,也是父母以前的所作所為。要想讓孩子尊重父母,父母要先學會尊重孩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要想改變孩子,父母要先改變自己。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要先成為那樣的人。父母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父母尊重孩子,善待孩子。孩子才會尊重父母。教會孩子善待別人,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善待你,尊重你。
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孩子需要的鼓勵和稱贊。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欣賞。孩子需要自信,孩子需要信任。
當孩子對你大喊大叫,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要保持冷靜。用沉默不語表示不贊同。不贊同孩子大喊大叫的行為。讓孩子明白大喊大叫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冷靜,才能更好的溝通,只有冷靜,才能說出自己失控的原因。學會控制情緒。
教孩子正確發泄情緒。做孩子忠實的傾聽者。孩子需要父母的愛。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孩子需要父母的包容。孩子需要父母。
12歲男孩脾氣大容易大吼大叫的原因
1、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當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夠時,孩子會因為家長時間的忽略,想盡辦法去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如果從中得到了父母的回應,那孩子就會抓住這個方法,不斷地以發脾氣去獲取來自家長的關注。
2、自己的想法不被家長所理解。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想法和思維方式會越來越成熟,同時,他們會越來越在意,家長是否尊重自己的看法,并且在某些家庭決策中,他們非常渴望獲得有效的發言權。
而當他們的一些想法直接被家長所否決或者直接一些做法被家長所抨擊,這不僅會引起孩子的失落,也會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這也是青春期孩子脾氣大,叛逆心理強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對小孩的大吼大叫,家長應該如何引導
1、理解孩子的情緒。孩子生氣時,在場的家長應該知道發生了什么。當孩子語調降下來一些后,會把孩子拉到自己的身邊,摟著他,對他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已經做了兩個多小時的作業了,有點累了,不想再做了是不是?可是媽媽還是繼續讓你做,你很生氣,對不對?”
不要小瞧這種描述式的話語,仿佛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是,這樣的話卻是有魔力的。當家長替孩子說出生氣的原因時,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被理解,他知道自己的情緒被父母接納了。
2、分析事情與態度。孩子情緒平和了一些之后,家長才可以與孩子討論態度問題。千萬不能操之過急。不要在孩子大吼以后馬上對他說:“我是你媽媽!你不能對我大吼!太沒禮貌了!”這種話只會把孩子的情緒壓抑下去,傷害身體;或者讓孩子更憤怒,吼聲更大。這兩個結果都不是很好。
我們要耐心的讓孩子的情緒先得到理解與舒緩,讓孩子情緒恢復平和,再討論態度問題。父母要把孩子的關注點轉移到父母的情緒上,讓孩子認識到,對父母發怒后,父母的情緒是不好的,這個后果是需要他承擔責任的。
當孩子道歉后,家長不要只說一句“沒關系”就完了。最好與孩子這樣溝通一下:“寶貝,沒關系。每個人都有情緒,媽媽即使這么大了,也有控制不了發脾氣的時候。你還小,控制不好是正常的。以后我們一起努力,把情緒控制的越來越好,好不好?”
這樣說,孩子沒有太多的愧疚感。孩子會正確理解發脾氣,會明白發脾氣不是大錯特錯的事情,只是情感發泄的一種方式,不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而且,能和媽媽一起改善,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