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不聽話,不懂事時,應該平穩(wěn)情緒,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真實意愿,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引導孩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兒子不懂事怎么辦
1、家長們應該學會傾聽和理解孩子。性格固執(zhí)強硬的孩子都是比較有想法的,家長們應該先傾聽他們的想法,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比如孩子跟父母說想要跟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那么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就可以讓孩子獨自外出與小伙伴們一起玩耍。
在與性格固執(zhí)的孩子相處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跟孩子硬碰硬,你可以掌握溝通的技巧,用以柔克剛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2、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雖小,但是也有屬于自己的想法,家長卻很少有去尊重。所以想讓孩子聽話,你就要先去尊重孩子。孩子有時候的一些想法,我們先不要急著去否定,而是可以認真傾聽,或許在聽孩子的想法時,你可以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哦!
3、家長們應該以身作則,樹立一個好榜樣。孩子的性格之所以會如此固執(zhí),其實多數是遺傳父母的性格。所以在生活中,父母應該多注意一點自己的行為舉止,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與他人發(fā)生爭執(zhí)等。只有父母修煉好了自己,孩子才會慢慢被“改造”。
兒子不懂事,父母隨時指責與批評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1、性格發(fā)生改變。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父母都在發(fā)脾氣的環(huán)境下,就好像被掐住了脖子,時常要去體會父母的痛苦。許多家長們總是習慣性地怪自己的孩子,不夠聽話,性格頑劣,或者做事任性,但在這些缺點的背后,都有著父母的影響。
如果父母不去正視自己,而是通過生氣,憤怒,懲罰孩子來解決,孩子的靈性會逐漸泯滅,心理拒絕溝通,害怕交流,更不可能敢嘗試任何新事物。
2、破壞親子關系。父母發(fā)脾氣并不會樹立一個多么威嚴肅穆的形象,只會讓孩子更加的不敢靠近,不敢對你打開心門,孩子在家庭中體會不到幸福感、安全感和眷戀感。而隨著父母的脾氣不斷變大,孩子只會離父母原來越遠,或者越老越叛逆。
在父母的教育過程中,總是不斷加深自己行為的過分程度,說孩子不聽就覺得應該罵,罵還是不管用就要打。這樣下去親子關系只會越來越糟糕。
孩子叛逆不懂事,家長掌握以下原則,才能和孩子友好相處
1.尊重孩子,不作道德評價。做家長的不要過于嚴厲,一旦孩子叛逆就給孩子扣上“不聽話”的 帽子,甚至對孩子“上綱上線”。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少用這樣的話語,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2.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叛逆期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過程,換位思考一下,當爹當媽的自己以前也有過青春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處于叛逆期也是可以理解的。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寬容,這樣有利于孩子情緒沉淀,減少不必要的言語沖撞。
3.交換角色,同理心。與人相處,有一顆同理心很重要,理解對方的難處,自然就不會有怨恨的態(tài)度,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在溝通中關系自然就比較融洽。
4.順勢方法化解孩子情緒。當孩子對父母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時,他會故意做一些事情來氣父母,目的是激怒父母,如果父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使親子關系陷入僵局。
但是父母出乎意料地接受了他的行為,平靜地接受他的反抗情緒,孩子就會感覺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出力,從而轉變態(tài)度,達到與父母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