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常常會變得浮躁或是喜怒無常,家長要及時的調整養育方式,才能幫助青春期孩子更好的成長。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青春期一般是幾歲結束?
青春期一般是幾歲結束
青春期通常是從十三歲開始到十九歲結束;但是不同的人青春期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會有一定的差異,一般會相差兩歲到五歲。
一般女孩的青春期開始年齡和結束年齡都會比男孩早兩年左右,所以女孩發育比男孩早也是正常的。
孩子在青春期由于性激素的大量分泌,很多人會出現情緒上的異常,家長千萬不要一味的打壓孩子,要與孩子合理的溝通,這樣可以減少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情緒。
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行為特點
1、容易沖動。他們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動不動就會破口大罵,而且一時半會兒也冷靜不下來。有時候他們也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因為他們做什么事都不愿意與別人商量一下,而且不考慮后果,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傷害到誰。
另外,他們會有很強的報復心,一旦有人得罪了他們,他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反擊那個人。
2、自尊心增強。渴望得到理解寬容,追求自尊、好勝。他們害怕老師指責嘲笑他們的幼稚和沖動,反感老師居高臨下的批評和訓斥。
3、喜歡和家人、老師唱反調。要做的事情他們不做,不能做的事情反而做得很全面,他們會一次次地挑戰家人和老師的權威,一次次地超越家人和老師的底線。
他們視家庭規矩為糞土,視學校規章為浮云。然而家長和老師有時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有的孩子要是被激怒了就會變得更無法無天,他們那些過分的行為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
家長如何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相處呢
1、要給孩子做好表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為有這樣的父母而引以為自豪。這就給父母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當父母的角色,讓孩子體驗一下做父母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不妨試試和孩子輪流做家長,讓孩子體驗一把做家長的感覺,負責整個家庭某一段時間的日常事務。到時候,他不和你們溝通,恐怕也不行了。
3、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放下父母的架子,坦開自己的胸懷,尊重孩子的觀點,和孩子平等地交談。給孩子營造一種孩子已是大人的氣氛,讓孩子享受大人的部分權利,同時引導孩子自覺地履行大人的義務。
如果做到這些,孩子與父母的共同語言就多了,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自然就更容易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什么都告訴你的,父母和孩子就會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