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一個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質,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總是言而無信,就像是帶了一個屏蔽功能一般,轉頭就忘記自己承諾的事情,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
孩子一次次不守信用怎么辦
1、尊重,不過分刁難孩子。雖然他們說話不算數,對于他們對行為,父母特別生氣,但也要默默尊重孩子,最起碼不過分的刁難。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規章制度上,遵循張弛有度的教育理念。
要知道,孩子們的叛逆心奇特別強,而且跟年齡無關。家長越是逼得緊,他們越是想要反抗,倒不如先順其自然,減少孩子心中的抵觸情緒。何況,尊重都是相互的,他們感受到父母給予的尊重,自然也會回應父母。
2、立規矩,恩威并濟的教育。有一點要承認,大多數言而無信的孩子,他們在生活中都不太懂規矩。不過說白了,還是父母教育不到位的緣故。若是從小就制定嚴格的規矩,相信再調皮的孩子,也能做到遵守和誠信。
所以,從現在開始制定規矩,依照孩子的性格,以及他們的處事態度,量身定制可以完成的反感。明確的告訴孩子:說出口的事情,即便再不愿意,也要認真履行,這是誠信的根本。當然,孩子表現優秀的地方,也別忘了鼓勵。
3、讓孩子體驗不講信用的后果。孩子有時候可能會在小伙伴面前輕易許諾,沒有考慮失信的后果。家長要引導孩子了解不講信用的后果,幫助孩子樹立誠信是美德的觀念。
4、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承諾。孩子承諾某件事情后,家長在知道的前提下,可以幫助孩子去兌現承諾。如果孩子確實有一些無法兌現的承諾,家長要引導孩子對他人表示歉意,請求別人的原諒,并提醒孩子在下次許諾前,要先想一想自己能否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承諾,提前制止孩子不誠信行為發生。
孩子一次次不守信用的原因
1、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守誠信的人往往也是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簡單來說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會比較看重自己的個人感受,這種行為一般被統稱為自私行為。
2、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當。有些成年人會不講誠信,比如最常見的就是:自己答應參加聚會后卻又懶得參加聚會,然后撒謊說“對不起,我臨時有點事不能去了”。
這種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最為常見,這些話也成為了成年人世界中心照不宣的謊言,但是由于孩子年紀比較小,理解能力不足,所以并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讓孩子信守承諾時,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給孩子制定規矩,建議父母不要限制的太多,而且不要妄想一朝形成。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它們的形成都有一個過程,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先從簡單的規矩開始做起,給孩子適應的時間,而且很容易實現,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興趣。
關于獎勵,真的特別重要,一丁點的進步,父母都要看在眼里。信守承諾的事情,真的值得鼓勵,說明孩子意識到了誠信的重要性。而父母給予的鼓勵,再次強化了誠信的難能可貴,肯定了孩子的進步。
請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標簽,尤其是“撒謊精”這樣的負面標簽。很多時候,孩子的撒謊是無意識的,若父母執意貼上標簽,后果很嚴重。想必“標簽效應”這個詞大家都有聽過,不僅沒有起到教育目的,反而會讓孩子像標簽靠近,真的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