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每個家長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方法,而每個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也都不同,比如有些孩子無論家長說什么,怎么做,他們都無動于衷,而有些孩子只要家長能采取一些溫和的手段,孩子就能收斂自己的行為。
吃軟不吃硬的孩子該怎么管教
1、學會尊重的孩子。叛逆的孩子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出現成人感,這時候的孩子渴望尊重、渴望獨立,希望別人把他們當成大人,平等相待。那么,家長就要轉變角色和教育觀念,改變居高臨下、命令式的單向教育為平等、探討式的雙向教育,努力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2、和孩子溝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與孩子溝通要平等和諧。這個時候,不要因為孩子的叛逆就忽略了和孩子的溝通,但是一定要注意溝通方式的變化,不要再將他當做一個幼兒一樣去要求他,命令他。
而是應該以一種平等的,開放的態度,讓他將心里的想法慢慢的和你道來,這樣,你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針對那些好的變化,給予鼓勵,針對那些有偏差的思想,要及時指正。
3、學會看見。說到孩子的叛逆期行為,家長們總有一肚子苦水,嫌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好,越是如此越覺得叛逆期孩子“無藥可救”,越是學不會正確的教育引導叛逆期的孩子。
家長應學會看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與眾不同的潛能,給他一個可以展示自我的機會,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與上進心,這樣孩子才會在叛逆期不會迷路。
4、用鼓勵代替指責。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指責孩子做不好什么什么事情,不如隔壁某某家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毀了孩子,孩子還小,犯錯誤也是很正常的,而家長越是貶低孩子,只會讓孩子降低對自己的認識,從而表現越來越不好。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應該做的不是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原諒孩子,幫助孩子總結經驗,并且經常鼓勵孩子,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相信他可以很出色的做好每一件事。家長經常鼓勵孩子,可以鞭策孩子更積極向上成長。
孩子為什么這么難以管教
1、父母的管教方式不當。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并不表現為叛逆。但有時孩子講錯話、辦錯事,父母不滿意,就大聲訓斥或責罵,孩子受到刺激,才變得大聲對抗,甚至以沉默抗議。
久而久之,孩子便會形成逆反心理。要注意,父母以粗暴專制的方式管教孩子并不是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行得通。個別溫順的小孩會順服父母的權威,然而個別較剛烈的孩子則會反彈,日久形成逆反心理。
2、受外界的不良影響。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慫恿,做一些不該做的事。例如孩子在學校與老師頂嘴,在家勇于反抗父母定下的規矩,卻被同學們稱贊與吹捧,受到壞朋友的認可,便使孩子產生錯覺,覺得這樣做是對的。
管教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請不要給予孩子太大的壓力。有些父母,經常要求孩子事事都要表現得令他們滿意,孩子表現稍不如人,便打罵、責備、說教、懲罰或露出失望的神情,這會令孩子產生很大壓力。
父母想使孩子能夠快樂和健康成長,便應盡量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讓孩子盡情發揮,總好過給予他充滿壓迫感和枯燥的環境。
注意孩子的優、缺點。每個孩子總有其優、缺點,做父母的,應多注意孩子平日活動的興趣,從中發掘他的長處,找出他的短處,然后再對癥下藥,多提供機會讓他盡展所長,同時設法幫助他們克服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