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時期,家長們一定要保持耐心,合理引導,幫助孩子快速的走出這一時期。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叛逆期多長時間能過去?
叛逆期多長時間能過去
叛逆期通常持續6年左右。當然根據不同人群的生存環境、個人心理狀態發展的不同,其叛逆期持續的具體時間也會存在一定差異。
叛逆期屬于現代青少年心理的過渡時期,現在青少年的叛逆期一般從10-12歲開始,16-20歲結束。
當青少年逐步進入叛逆期,其心理狀態會發生較大變化,他們迫切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有強烈的想要擺脫家長對自己的管束的意愿等,孩子的獨立和自我意識與日俱增,與家長的矛盾比較激烈。
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1、注意自己的話語避免“偏激”“嘮叨”。許多家長喜歡嘮叨,想要通過反復說明來強調怎樣處理,可是這樣的行為只會徒增孩子的煩惱,反而會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和效果。
在家庭當中一定要經常和孩子溝通,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意圖,只有簡單明了的傳遞自己的想法,語言精煉不偏激,才能夠盡量避免激烈的沖突。
2、注意管較孩子時,一定要分清場合。有些時候孩子的表現往往會不盡人意,一些家長就會不分場合地“時時”教訓他們。這樣的行為往往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開公共場合,給孩子適當地留些“面子”才行。
3、注意避免使用“命令式”語氣。孩子在自我意識萌發的時候總是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長使用命令式的語氣很有可能會激起他們內心深處的反抗意識,這樣的話可能導致矛盾更加激化。
4、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少干預孩子的事。給孩子獨立的空間,這時的父母要懂得抓大放小,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理他,錯了就錯了,又能怎么樣?重要的事要簡明扼要,說一下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讓孩子自己選擇。
叛逆期的孩子討厭父母,此時家長是該放任不管還是時時提醒呢
允許孩子有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這樣的孩子才會更有創造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生活經驗遠遠多于孩子。對孩子提出要求,給孩子糾正錯誤,可以避免孩子走彎路。
做一個智慧的家長。有些事情需要管,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管或者完全隨孩子的天性都行不通。
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的培養,待人處事的方式,樹立正確的理財消費觀念等方面都需要有家長的參與。
孩子是一張白紙,如果家長放任孩子,讓孩子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去摸索,等到撞了南墻,腸胃吃出毛病、身體出了問題、學習習慣不好……那時候再糾正就來不及了。
孩子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找尋學習樂趣、交朋友、選擇喜愛的興趣等方面,家長要酌情放手,盡量少參與。比如說讓孩子親身感受水的溫度,觀察豆子發芽、螞蟻搬家、學習哪種樂器、哪種棋類,將來選擇文科還是理科甚至選擇學習哪個專業等等。
總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孩子的教育不能松懈,家長們一定要合理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