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的結束,不少孩子產生了懈怠的情緒,宅在家中整天玩游戲,對此家長一定要合理引導,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自律意識,有利于今后的學習與生活。
高考后孩子整天玩游戲怎么辦
高考結束,意味著孩子即將離開父母,步入大學校園這個小社會了。大學的人際關系更復雜,學校對學生的評估體系也更加深入、全面,除了智商之外,更考驗孩子的情商、逆商。所以,孩子很可能會遇到挫折及困難。
可是,很多青少年跟父母的關系不夠親密,往往只是日常生活層面的融洽,缺乏精神上的互動和交流。何況,現在不少18歲左右孩子的眼界及格局都已經超越了父母,他們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幫不上忙,所以也不愿意與父母交流,獨自撐著。
所以,為了盡可能避免孩子后續出現情緒及心理問題,父母應該多思考、多加強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并一定要改善親子關系及家庭關系。
只有親子關系融洽,孩子對父母有真正的、高度的認同,孩子在大學里遇到困惑時才愿意及時與父母交流,父母才有機會與孩子一起面對,避免孩子孤立無援,形成心理創傷,也只有這樣,父母才能引導孩子對未來有所規劃和準備,樹立“積極努力,順其自然”的信念,充當孩子人生某個階段的的引領者。
高考后孩子天天玩游戲,家長應該干預嗎
應該。
第一、高考后,雖然孩子應該適度放松以緩解壓力,即便放肆地玩兩三天也可以,但如果天天玩游戲就明顯過度了。姑且不說玩物喪志,天天玩游戲,眼睛受不了,生活無規律,沒有勞逸結合,就難以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自律的生活習慣。
這對高考生順利進入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狀態是極為不利的,因為,人要懶散下來容易,心要收回來就難了!
第二、天天玩游戲不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態。也許,有人會說,可能他是因為等待高考成績公布內心過于焦慮,才從游戲刺激中尋求精神安慰。
我認為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被游戲過度刺激,所以,才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思考自己目前最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再說,排解郁悶,減輕焦慮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什么要選這種最不明智的,也是最不利己的方式?
過度沉迷游戲對孩子的危害
1、影響孩子的視力。有的孩子沉迷游戲,一天時間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盯著電腦屏幕或是手機屏幕。長時間的不健康用眼方式導致孩子眼睛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近視、散光等問題最為嚴重。如果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夠幫助孩子,從游戲中走出來,孩子的近視只會越來越嚴重。
2、影響孩子與家庭之間的距離。如果孩子沉迷游戲,將心思放在游戲上,而不重視現實的生活。那么他和家庭成員的聯系就會越來越疏遠。 孩子會把游戲當做自己的伙伴,自己的家人,而忽略了自己身邊真正應該在乎的家庭成員,變得感情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