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到一定的時間之后,就會進入一段時期的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他們總是想要跟父母對著干,父母讓他們往東,他們偏偏往西,無論家長說什么,孩子總是要反駁幾句,讓父母感到非常無措。
青春叛逆期一般多久
大部分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持續的時間會是在2-3年,也有的是1年內就會結束,有的長達5年,而孩子出現叛逆期的種種表現,除了跟孩子自己有關,還跟整個家庭的教育、關注、生活環境等密切相關。
很多人會把逆反期和青春期混為一談,其實是不一樣的階段,青春期指的是12-18歲這個時間階段,身體的生理發生了成熟的變化,而逆反期更趨向于心理層面,表現為自我獨立、反駁成人意見、容易被激怒、態度過于偏激等表現。
青少年叛逆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方面:身體上和心理上。身體上,青少年的大腦正在快速發育,大量新的神經元和突觸不斷形成。這種發展進程對他們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方式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而在心理上,叛逆期是青少年試圖在家庭和社會認同之間找到自己獨立地位的時期,探索自我身份、獨立性和自主權的開始。在這種不穩定的狀態下,青少年有時會表現出叛逆、不合群、沖動和自我中心等特征。
青少年叛逆期可能帶來許多風險。如果不加控制,他們的行為可能會進一步失控,過度放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家庭和社會都需要加強對青少年的關注和引導,及時糾正他們不正常的行為。
青少年不愛聽大人話、孤立自己、晚歸、曠課、打架等都是青少年叛逆期的表現。出現這些問題,家長絕不能撒手不管,更不能無限制地掩耳盜鈴。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適當地給予青少年一定的自主權,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并通過有效的溝通和關愛來幫助他們渡過叛逆期。
青少年叛逆期怎樣正確引導
1、維系信任,學會放手。信任非常重要,對于孩子來說,信任父母與被信任,會讓自己更加自信,更有安全感,更加勇敢的面對挫折與迷茫。對于家長來說,信任孩子與被信任,會讓自己更加輕松,會讓親子關系更加松弛且有邊界。
信任要真實,不要徒有其表,要家長發自內心的相信,真心想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值得信賴的形象,比如言而有信,說做一致,給予尊重,要學會放手,給予孩子信任,相信跌倒和挫折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寶貴經驗,而不要大包大攬。
2、贊美。在孩子面對學習的壓力時,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最希望聽到父母說的話是安慰和鼓勵,而不是批評和指責為什么沒有考好。每次看到孩子做事情不滿意的時候,總愛說上兩句的家長,和孩子的關系大多不是很融洽。
因為孩子都有逆反心理,當孩子盡心地做一件事情,結果不如人意這也不全是孩子的責任,家長的指責只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對家長產生敵意。
當孩子獨立意識形成時,如果聽到的是父母的鼓勵和贊美,會激發孩子的動力,爭取把事情做得更好;相反,聽到的是父母的批評與指責,就會感到委屈,索性破罐子破摔。
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做
改變心態,不以糾正孩子叛逆行為為目的,放平心態去發現孩子叛逆行為背后的動因,比如孩子無法被重視,得不到尊重,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積壓已久的情緒得不到合理的釋放,進而通過叛逆的行為去發泄不滿。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孩子再叛逆,也不是一無是處,發掘孩子的優點,找到他擅長的事物,鼓勵他、贊賞他,讓他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