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孩子正處于人生中第二個叛逆期,而這個時期的孩子也即將踏入青春期的隊列,所以不管是性格還是行為方面,都會有非常大的變化,甚至有些孩子會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
10歲孩子控制不住情緒是怎么回事
1、接受孩子的感受。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也是如此,我們父母應該允許孩子表達情緒。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應該同情和傾聽,接受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孩子會逐漸平靜下來。
然而,父母應該注意,理解孩子的情緒并不意味著同意孩子的行為,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情緒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不合理的行為應該堅決制止。
2、引導孩子的合理行為。孩子生氣,發脾氣是正常的情緒,沒有錯,錯誤的往往是發泄憤怒的方式有問題。父母擔心孩子的安全,所以他們總是想禁止他們。
但這是否認孩子的情緒,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會刺激孩子,加劇矛盾。父母應該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式發泄情緒,以確保心理健康。
3、跟孩子以朋友方式相處。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和孩子之間也沒有過于親密的溝通和交流,沒有良好的親子關系。以至于孩子經常哭鬧,為的是引起家長注重和關心。家長應該放下父母這個身份和姿態,嘗試和孩子像朋友那樣相處,多陪伴孩子。
4、對孩子要有耐心。很多十歲的孩子脾氣暴躁都是因父母對他們沒有耐心,從小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所以孩子的脾氣才會變得特別暴躁。家長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要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要讓自己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不管多么生氣都要壓制住怒火,要多給孩子講道理。如果說一上來就劈頭蓋臉的大罵,只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5、做好榜樣。父母應該樹立榜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父母樹立榜樣,他們才能真正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如果父母是一個優秀的情緒控制者,他們也可以很好地把握家庭的“情緒風暴”方向,讓孩子在一個更積極、樂觀、友好的家庭中健康成長。
處理不好孩子的情緒,會給孩子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1、親子關系的斷裂。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沒事找事,然后以暴制暴。然而在孩子看來,自己的世界是沒有人懂的,尤其是父母。父母完全聽不進去孩子想要表達什么,只是知道發泄自己的情緒。孩子喊叫,父母就用更大的聲音壓制,要么就是打一頓結束。
因此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要總是懷疑為什么孩子和自己都沒話說了。也許是因為在孩子小時候,你沒有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后來孩子也就不需要了。
2、變成討好型人格。憤怒情緒被打壓,有部分孩子就不想再因為自己的憤怒被斥責或者胖揍。就會轉而選擇討好,遇事不生氣不強求,委曲求全,只為贏得一時安生。
10歲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原因
父母的言行影響了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的內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性情、脾氣、動作等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沒有基本原則。也許家長可能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問題,但其實教育孩子是需要一個原則的,孩子不管在任何時候犯錯誤了,都不應該因為隨著家長的心情變化而變化,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而且還會讓孩子產生僥幸心理,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