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孩子是最讓父母感到頭疼的,因為這個時期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所以如果家長不能掌握好正確的育兒方法,那只會讓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惡劣,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時期的孩子。
12歲孩子青春期表現
1、12歲的孩子比較容易表現出自我意識的增強。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們開始在學校和社交圈子中接觸到更多的信息,他們對周圍的事物開始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不再完全聽從父母或者老師的指導。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可能會比較喜歡挑戰權威,不愿意被束縛或者約束住。
2、重視形象外表。這點相信所有的家長在青春期都經歷過,關心自己的發型與穿著,重視自己的面容與形象,甚至會因為一次剪發而與父母產生爭吵。
3、注重隱私。渴望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與時間,不愿意跟著父母走親訪友,甚至連逛街、出游也不愿意跟著父母,非常看重自己的私有物品,如果不經他們的允許父母隨意翻看,爭吵必不可少。
4、情緒不穩定。12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的轉折期,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發生很多變化。在這一時期,孩子們的情緒會變得比較不穩定,容易感到煩躁、焦慮、憤怒等情緒。當情緒無法得到有效釋放或調節時,就會導致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5、叛逆。叛逆是自我獨立意識萌發,開始有自己的主觀想法,從心理學上來說,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源于自我獨立意識發展,孩子進入了青春期生理發育間距成熟,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張,渴望獨立期待理解和尊重,為了表明自己獨立性的需要,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會故意違逆父母和老師的意愿和主張。
6、模仿父母的行為方式。進入青春期,孩子開始疏離父母,更多的與同伴相處,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系的重要特征,而進入青春期了自主取代了依戀,成為親子關系的突出特征,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孩子會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理解他人,與同伴的交往對孩子社會化的發展會有重要的影響。
12歲孩子青春期如何教育
1、找孩子信服的人來開導。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會有樂于傾訴的對象。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如果無法很好地和父母溝通,那么可以換個方式,找孩子信任的人與他溝通。這樣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比強迫孩子與家長溝通更好。
2、冷靜的處理。孩子不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當他對大人的管教不服氣時,情緒可能會比較激動,會有一些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這時面對叛逆期孩子家長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先把問題先放一放,再想辦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氣來的快去的也快,等他心平氣和之后再來和他講道理。
3、平等、尊重。孩子年齡雖小,但同樣有自己的自尊,希望獲得重視、認可,需要獲得平等溝通的地位和機會,作為父母,如果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自己的孩子頤指氣使的下命令,指手畫腳,孩子必然會反感、抵觸,所以,降低自己的身段,尊重孩子的人格,用和善、商量的語氣進行平等的溝通,是獲得孩子認可的重要前提。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怎么辦
不要大聲罵孩子。有的父母的脾氣比較暴躁,每當孩子叛逆的時候就喜歡打罵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如果隨意罵孩子,孩子會越做出叛逆的行為,這樣做往往會取得相反的結果。
多給孩子愛的關懷。叛逆期孩子的教育方法其實說到底,孩子叛逆期都是他自己成長過程中,對于自己的變化還不能完全的適應而作出的反應,也是缺乏愛和自信的表現。
他們想通過叛逆來吸引大家的注意,讓大家注意到他們的變化,如果家長能多理解他們,給予他們愛的鼓勵和關懷,孩子的叛逆期也會很快的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