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的男孩子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這個時期的他們生理和心理方面也逐漸趨于成熟,可是有些孩子依舊會出現非常嚴重的逆反心理,經常會跟父母對著干,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
二十歲的男孩還是逆反正常嗎
二十歲孩子還有逆反心理其實是正常現象。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度。
對于不同的孩子來說叛逆期的時間也不太一樣,十六歲不是大多數孩子叛逆期的高峰,大多數孩子叛逆期的高峰在14歲,開始年齡10~12歲,結束年齡16~20歲、有些到24歲才結束。
叛逆期,孩子新的想法與觀點很容易與家長陳舊的觀念發生碰撞,一些家長比較執著非要將孩子糾正,互不相讓的結局就是兩敗俱傷。
針對叛逆期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不妨退一步,去承接孩子的叛逆情緒,從教育孩子改為引導孩子。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讓他意識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引導孩子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正面應對不好的情緒;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當然,希望各位家長學會引導,始終是紙上談兵,改變教育模式最終還得從改變自身開始。家長們要做好自己,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對生活、工作以及親密關系的態度和表現,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孩子的青春期叛逆的原因
1、家長的忽視讓孩子失望。一些家長原本他們就不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再加上孩子平時給他們制造更多的麻煩,使得他們并不喜歡和孩子進行過多的溝通。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因為家長的冷落而心灰意冷。
2、家長太嘮叨。很多家長總是給孩子立下許多規矩,一旦孩子觸碰到自己的底線,就會無窮無盡地數落孩子,一次兩次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嘮叨成為常態之后,孩子也會產生疲倦。最終這樣的嘮叨只會毫無效果,因為孩子已經對父母的嘮叨產生了免疫力,而且還出現了厭煩情緒,導致他們越來越不聽話。
家長在平時如何跟二十歲孩子相處
1、尊重孩子,跟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交流。媽媽跟20歲的兒子相處時,應該懂得尊重孩子,這是年輕氣盛的他們,最注重形象和尊嚴。如果媽媽總是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的斥責和抱怨兒子的行為不當的話,會引起孩子反感。
暴躁不定性的他們會跟父母爭吵不休,在彼此都有怨氣下,溝通一定不會順利。因此,要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留尊嚴,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交流。
2、建立信任,學會傾聽。信任是相互的,在親子關系中,我們需要占領信任的主動權,主動相信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讓他更自信;主動獲取孩子的信任,樹立值得信賴的形象,改變言而無信、不尊重、欺騙敷衍、雙重標準等不利于建立信任的印象。
濃厚的信任關系會讓我們相處更加融洽,進而減少溝通困難的問題。當我們可以與孩子正常溝通的時候,學會傾聽,適時地進行眼神交流,不打斷孩子的講話,不隨意反駁孩子的觀點,讓他意識到自己是被在乎和關注的。
3、學會放手。對于20歲的年齡來說,已經成年了,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如果還很幼稚、無知或者一點都不聽家人的話,那就任憑他發展吧,家長只需盡力勸他,輔佐他就行了。20歲了,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了!讓他多碰幾次壁,吃幾次虧就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