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叛逆期之后,家長就需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身份了,不能再把她們當作小孩子對待了,而是應該當作朋友一樣,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幫助她們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女孩子到了叛逆期應該怎么管
1、良性的溝通。女孩子的教育本就需要家長更多的去付出,所以教育好叛逆期的女生家長要耐心。這里我們更講究的是良性的溝通,而不是單方面的說教和指責,孩子對于父母也同樣需要有表達的權利,只有彼此之間有溝通回饋,家長才能了解孩子具體的情況。
2、理解孩子。女孩子一般都是會比較乖巧聽話的,當發現孩子突然不愿意聽嘮叨了,可能她有逆反心理了,渴望獨立。家長這時候需要理解自己的孩子,當她做錯事情的時候需要體諒她,而不是打罵她。所以需要給孩子多一些耐心和信心,相信孩子能夠自己處理好各種問題。
3、學會讓步。如果孩子情緒很激動,那么建議家長不要和孩子硬碰硬,可以跟孩子說:你現在的情緒不是很平靜,我們等下再說。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情緒而激動,這樣只能讓你們的關系變得更差,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緩和情緒的時間,也要塑造一個有力的榜樣。
4、尊重信任。青春期的青少年心靈的成長,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長和老師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會增加,有一種你認為不行,我就要做給您看的念頭,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家長和老師不應該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要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對孩子一定的信任,該放手的要放手讓孩子去做。
5、換位思考。其實每一位家長和老師也是從青春期長大的,也有過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時候,要多換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找出問題的原因,才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6、學會有效溝通。叛逆期的女孩子非常敏感而細膩,家長漫不經心的一句話都有可能會錯本意,其實兩方都沒有錯,只不過是溝通出現了一些問題。
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與空間,去認真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在溝通的時候家長要少說多聽,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不要“反客為主”,應接納孩子的不同情緒,讓她知道你很關心她,但不會勉強她。
孩子進入叛逆期的原因
1、家長認識上的錯誤,造成教育方式不當。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2、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子女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子女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
家長該如何教育這個時期的孩子
作為孩子的家長,這時候,首先應該自己先冷靜下來。多與孩子平等相處,通過保持每天不少于半小時的語言交流活動,從而了解并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首先要讓孩子愿意接受你,愿意視你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那么你就成功從家長的角色,轉換成了孩子朋友的角色。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興趣是什么,知道孩子渴望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她們最關心的是什么,知道這些以后,你要去了解、去體會,去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當她和你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時,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