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個必經階段,此階段的孩子容易與父母發生分歧,此時家長一定要理解孩子,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小學六年級學生叛逆怎么教
第一個會放。放下自己的身段,不要一直以說教者的身份進行教育。作為家長,我們往往用自己的經歷和經驗衡量孩子的對錯。
時代是發展的,我們的經驗不能全被復制,而有些觀念也是需要不斷的更新,我們需要端正態度,和顏悅色地和孩子交流,如果避免不了和孩子爭吵,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逞一嘴之快,言語一定不要過于尖銳,這樣的結果既傷了孩子,還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關系惡化。
第二個會等。當孩子有逆反情緒,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跟孩子對抗,想著如何修理不聽話的孩子,此時此刻,孩子往往有兩種反應,依然我行我素或者屈服。
不服從的孩子與家長可能就形成了對立的關系,形成更惡劣的親子關系,而表面上的屈服也不見得就是完美。你不需要用喧囂對抗喧囂,也無需用強硬壓制強硬,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恰到好處的無言,才更有分量。
第三個會問。要學著走近孩子,孩子回家不要急著催促他去做作業、看書,要坐下來和他聊聊。孩子不想和你聊天,也要讓他知道你很關心他,理智談話。你和孩子聊天的前提是要冷靜,不要急著駁回孩子所有的觀點,聽孩子說完,保持好的聊天環境。
預防孩子叛逆,家長可以這樣做
1、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父母擔心孩子彎路,希望子女成才,想讓他們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成長,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標,這種違背孩子意愿的行為會引起孩子的叛逆。人生道路上他總歸要獨自面對,讓他做自己的主人,設立自己的目標,父母支持他是預防叛逆的基本。
2、建立第三方指導。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但不一定做唯一的引導資源,給孩子一位合適的引領者可以是長輩也可以是有智慧的人,在他遇到迷茫時不愿意向父母傾訴也可以從第三方那里得到幫助。
3、包容。孩子沒有達到預期時、犯錯時,一定要包容,只要及時改正就是成長。父母要告訴他犯錯可能出現的后果,孩子一定能領悟,以后不會再犯。如果要求太苛刻,犯錯就指責批評,孩子內心會壓抑,叛逆是正常的。
4、管理好情緒。孩子還不能很好把握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做事沖動,感情用事,父母要保持冷靜,如果針鋒相對容易走極端。
與叛逆期孩子的溝通技巧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處理問題,也讓孩子體驗一下做父母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很容易贏得相互理解和信任。
2、順勢方法化解孩子情緒。當孩子對父母產生強烈逆反心理時,他會故意做一些事情來氣父母,如果父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使親子關系陷入僵局。
3、避免說教。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
4、給孩子做好表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并為有這樣的父母而引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