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是父母口中的“乖乖女”、“小天使”,可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漸漸做出許多叛逆不聽話的行為,導致家長束手無策,只能迫切的希望他們的叛逆期快點過去。
孩子叛逆期有多長時間
大多數的叛逆期持續時間為2-3年,有1年內結束的個例,也有出現5年以上的個例。其中表現為:早期躍躍欲試,中期表現最為明顯,末期逐漸成熟。叛逆期的持續時常除當事人個性因素之外,與家庭教育、關注度、生活環境、重大事件都息息相關。
一般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由于正處于心里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思的日漸增強,迫切的希望可以擺脫家長的監護,不希望父母再把他們當做小孩子一樣看待,有的青少年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有強烈的逆反情緒。
一般14歲左右,是青少年青春叛逆期行為的高峰年齡段。男孩多于女孩;在此階段,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下降,和父母,老師的關系搞的也是非常的不好。
青春期的叛逆就比較考驗家長的教育能力,孩子到了青春期的叛逆期之后,他們的表現是遇事推責任,喜歡群體熱鬧,逆反心理嚴重,青少年的孩子生理基本已經成熟,情感的變化和心理已經有了自我判斷的能力,但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是不平衡的,不理性的,做事容易沖動,青少年的心理矛盾復雜家長要適當的引導……
該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1、有效傾聽孩子。當孩子主動和父母溝通時,父母就要當好一個傾聽者,不要中途打斷孩子的話,不要肆意批判孩子,這樣孩子的心事,父母更能明白,也能更好的知道孩子的心理動態。
2、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會對父母的干涉非常的反感和厭煩,所以很多孩子會出現跟父母對著干的情況。
當父母強硬管教孩子,就會導致孩子反抗激烈,叛逆行為變得更嚴重。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給孩子一些權力,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
3、耐心傾聽、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多數孩子出現叛逆的問題,都是來源于父母的不理解。孩子在青春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自尊心。
父母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不要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交流,一味地對孩子進行說教,要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出現問題也要以事情的對錯來教育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份來進行決定。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家長需要怎么做
叛逆期,孩子新的想法與觀點很容易與家長陳舊的觀念發生碰撞,一些家長比較執著非要將孩子糾正,互不相讓的結局就是兩敗俱傷。
針對叛逆期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不妨退一步,去承接孩子的叛逆情緒,從教育孩子改為引導孩子。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讓他意識到自己想法的局限性;引導孩子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正面應對不好的情緒;引導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當然,希望各位家長學會引導,始終是紙上談兵,改變教育模式最終還得從改變自身開始。家長們要做好自己,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對生活、工作以及親密關系的態度和表現,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