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都已經步入了青春期,而青春期的他們常常比較獨立自主,變得不愿意跟父母進行溝通交流,總是對父母充滿了敵意。
高中孩子不愿意與父母溝通怎么辦
1、非正式談話。當父母對孩子說“來我們聊聊”,這是一種嚴肅邀請的正式談話,讓孩子一聽到父母說這話,就會唯恐避之不及,父母得到的回應無疑是孩子拒絕溝通、拒絕開始。
因此父母要盡量避免與孩子進行正式談話,而激起孩子的抵觸心理,不妨從孩子感興趣話題入手,聊聊天,然后再不露痕跡地向孩子滲透自己的所要輸出的觀點,與孩子溝通的前提是,將其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姿態。
2、傾聽是溝通的前提。人們以為的溝通就是不停地說,其實真正的溝通要從學會傾聽開始,懂得傾聽的人,才是溝通中的高手,深諳溝通之道。
青春期的孩子世界五彩繽紛,他們想要去嘗試、希望有人傾聽他們的想法,并給予理解,對此父母不妨做孩子的樹洞,先學會聽孩子講,再給予適當的引導,只有先聽孩子講,才能及時掌握他的思想動態。
3、理解孩子。孩子并沒有像家長一樣豐富的閱歷,在面對外界的一些變化時,孩子會因為無力解決而變得煩悶,家長對此應該給予孩子關心和安撫,遇到問題不要急于指責,試著去理解孩子,共情孩子,讓孩子愿意對家長傾訴心事。
4、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盡量避免過度干涉和指導,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個性。當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和信任時,他們更愿意與父母進行溝通。
5、創造開放的溝通氛圍。家庭應該創造一個開放和溫暖的溝通氛圍,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可以定期安排家庭成員坐在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的心情和經歷。這樣的家庭能夠增進親子關系,減少溝通障礙。
為什么高中孩子不愿意與父母溝通
首先,高中階段是學業壓力最大的時期之一。對孩子們來說,面臨著嚴峻的高考競爭和學業負擔。這種巨大的學業壓力往往會對他們的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使他們變得敏感、易怒。在這個階段,家庭中的溝通問題會被放大,加劇了與父母之間的沖突。
其次,家庭中可能存在溝通方式和觀念的不一致。父母往往希望通過指導和命令的方式來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而孩子則渴望被尊重和理解,這種代溝和觀念差異,導致了家庭中溝通的障礙。
親子溝通的小技巧
不要一天到晚打聽孩子的學習成績。多關心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系,與孩子談談校園的趣事,這樣便于和孩子談到一塊兒,使談話氛圍更輕松愉快。在這期間,順帶著問一問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反感了。
轉變視角,放棄居高臨下的態度。“民主”的家庭氛圍是每個孩子都希望的,因此溝通時,家長不要俯視,要以溝通與協商的方式求同存異。家長們自以為是的替孩子考慮,實質上是一種對孩子選擇權利的剝奪,更是一種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最直接的表現。
多夸夸孩子,賞識是教育的一部分。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等待被發掘,不要一味地告訴孩子這個不該學,那個不該看,這樣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天賦。作為有心的家長不但要去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且要及時給予肯定,受到家長鼓舞的孩子能夠做出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