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男孩子有著非常強烈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如果家長還采取強制的手段來控制他們,那勢必會引起他們的反抗心理,導致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僵硬,甚至還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
12歲男孩叛逆期該怎么教育
1、平等、尊重孩子。孩子年齡雖小,但同樣有自己的自尊,希望獲得重視、認可,需要獲得平等溝通的地位和機會。
作為父母,如果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自己的孩子頤指氣使的下命令,指手畫腳,孩子必然會反感、抵觸,所以,降低自己的身段,尊重孩子的人格,用和善、商量的語氣進行平等的溝通,是獲得孩子認可的重要前提。
2、給予孩子更多鼓勵和支持。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僅有逆反精神,更有強烈的自我探索的意識,他們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有付諸行動的主觀意識。
對于家長而言與其強硬阻攔,不如投其所好,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多鼓勵孩子,看見孩子的實際需求,支持孩子的合理需求,讓他感受到被接納,被允許,以此減少叛逆情緒。
3、學會傾聽,認真反饋。學會傾聽是溝通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要做到少說多聽,不要強行向孩子灌輸自己的觀點,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講話,讓他們自由的表達與輸出,感知他們的內心訴求,接納他們的奇思妙想,放下動輒反駁的想法。
4、以朋友的方式與孩子相處。當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尊重,他們在叛逆的路上就不會漸行漸遠。同時,大家以朋友的方式進行相處,更容易將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橋梁建的更加牢靠。
這座橋的穩固與牢靠,橋上通過的信息量也會逐漸增加,從避而不談,到喃喃私語,再到各抒己見,孩子的叛逆心理會逐漸被父母這個大朋友,帶到煙消云散。
5、學會包容。父母的包容可以緩解孩子更多的壞情緒,叛逆期的孩子不會控制情緒,所以孩子需要父母的包容和教導。
當孩子出現不聽話或者叛逆的行為時,父母要理解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特點,包容孩子的失控,并且通過溝通,引導孩子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正確的處理方式。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常見的錯誤管教方式有哪些
1、控制欲太強。很多朋友在之前可能無法理解家長偷看孩子日記,或者跟蹤孩子的行為,但在自己成為父母以后,也無法控制住自己那一顆想了解和控制孩子心。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把這些認為是父母對自己愛的體現,但當孩子長到了青春期,家長最好還是就別這樣做了。總是想事無巨細地想知道孩子心思和事情,孩子感到窒息后反而會被觸發逆反心理。
2、對孩子的關注不夠。有的家長采取的是放養政策,即對孩子的事情不怎么關注,大事小情都喜歡讓孩子自己處理。
在家長心里,這是給孩子自由,但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敏感,很容易認為是家長不愛自己,從而就想做一些逆反的事情,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孩子叛逆的動機有哪些
受成長環境影響,孩子的叛逆程度不同,叛逆原因不同,比如當孩子的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當孩子受委屈不被理解的時候,當孩子不被關心想引起父母關注的時候,缺乏正確的表達需求的能力,就會不斷內耗進而出現叛逆行為。或者說,孩子叛逆期天生反骨,就愛與父母對著干,這個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