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孩子為了能得到手機的使用權,把作業寫的一塌糊涂,而且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的時候,都抱著手機不撒手,這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
孩子寫完作業就一直玩手機怎么辦
1、及時的了解孩子玩手機時的目的。孩子在玩手機的時候,會有對應的關注點,如果孩子玩的是對學習毫無幫助的游戲,那么在這個時間段,父母就應該跟孩子進行溝通,禁止孩子玩手機。另外孩子在玩手機的時候,家長盡可能的陪伴在身邊。
2、規定玩手機時間。平時,孩子寫完作業之后,適當給孩子玩手機游戲的時間,是可以的,但父母必須與孩子約定好一個時間,只能玩智力游戲,一定要控制好時間。
比如:一次可以玩10-30分鐘,可以根據具體的時間做調整和規定,時間到了,孩子馬上要暫停玩游戲,不能再拖延,到點就收手機,避免大寶天天玩,導致游戲成癮,無法自拔。
3、向孩子講述手機的危害。家長要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認識沉迷于手機的危害,明確這個時期學習才是首要任務。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父母的關系不太依賴,家長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如果家長覺得直面與孩子溝通效果不大,可以通過書信、微信等方式,與孩子傾訴彼此的想法。
4、多給孩子一些陪伴。有很多時候,孩子玩手機并沒有什么目的性,就是打發時間而已。如果父母能多給孩子一些陪伴,他可能就不愛玩手機了。孩子心里更希望父母能跟他們一起玩兒,而不是跟手機一起玩。
如果帶孩子出去,可以跟其聊聊天、說說話,多跟他們做些溝通,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還不如一臺手機。
5、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會無意識的模仿成年人的行為,因此孩子模仿學習的第一個目標也是自己的父母。
那么孩子沉迷手機,也許是因為父母會因為工作原因而有經常使用手機的習慣,或者是在家中休息時有看手機的習慣,但是孩子并不會去分辨這些行為的對錯,孩子只會在潛意識中記錄長時間使用手機的行為,并將玩手機歸入自己需要學習的行為習慣。
所以父母應在孩子面前保持自身良好的形象,盡量避免在孩子眼中養成一個手機重度使用者的形象,通過父母的行為來改變和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進而幫助孩子改掉沉迷手機壞習慣。
孩子過度沉迷手機的原因
1、社交需求。孩子處于成長期,社交需求很強,但現實中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智能手機提供了一個虛擬的社交平臺,孩子可以通過手機認識新朋友、交流感情。但是,這種社交方式容易讓孩子沉迷于虛擬世界,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
2、學習壓力。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孩子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一些孩子為了逃避學習壓力,選擇沉迷于手機,以此來獲得短暫的放松和快樂。但是,這種逃避方式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未來發展。
為了避免孩子沉迷手機,家長應該怎么辦
很多父母想對孩子好,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以致過度的縱容孩子,孩子喜歡什么就給他買什么?見別人家給孩子買了學習機,你也盲目的跟從,也給孩子買。
其實現在的游戲機里面都安裝了很多智力游戲,但是有些父母不僅沒有好好的引導,給孩子樹立一定的規矩和約束,甚至為了清凈,直接把手機丟給孩子,啥也不管了。
對孩子好是每個父母的天性,出發點都是好的,但過度的縱容和溺愛是不好,必須要給孩子立一個規矩和榜樣,孩子做錯事必須要批評指正,讓他在心底里知道分辨是非,善惡對錯,這樣孩子長大了,才會更加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