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雖然是每個孩子都經歷的階段,但由于每個孩子受到的教育和環境不同,他們在周期的長短和叛逆的表現也都不一樣,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盡快度過這一階段,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非常逆反該怎么辦
1、有效傾聽孩子。當孩子主動和父母溝通時,父母就要當好一個傾聽者,不要中途打斷孩子的話,不要肆意批判孩子,這樣孩子的心事,父母更能明白,也能更好的知道孩子的心理動態。
2、允許叛逆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3、尊重孩子。叛逆期的孩子性格是比較暴躁,他們做的一些事情是站長可以接受的,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接納孩子,有耐心的了解清楚孩子到底在想什么?這個時候切記不能勸孩子罵孩子,即便你認為他的做法非常的不準確。
4、要給孩子做心理疏導。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心理變化,就是想要獨立,他們想要掙脫父母的束縛,凡事自己做主,因為他們自個兒覺得自個兒長大了,是成年人了。
所以說在引導他們的過程當中,要尊重他們的意見,父母應該用一種商量的口吻讓他們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或者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供他們參考,而不是命令。
5、跟孩子講道理。除了日常對孩子的告誡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給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從其他人的角度去換位思考,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講道理的方式,可依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
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家長需要怎么做
1、改變思維模式。叛逆期的孩子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需要釋放,需要被人看到,需要獲得尊重,需要被人理解。如果無法得到釋放,不能被理解、被尊重,他們就會想盡方法讓別人看到,進而會做出超出家長正常認知的叛逆行為。
當我們了解孩子叛逆的底層邏輯之后,家長就要學習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了,你應該看到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給孩子釋放自我的權利,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端著架子,任意斥責,不給孩子留情面。
2、調整好心態。給孩子一個笑臉,不要把工作或者工作以外的不愉悅的心情帶回家。即使自己在外面多么的不如意,也要記得在進門之前提醒自己:調整好心態,當孩子開門迎接你的時候,給他一個笑臉。
這點很重要,讓孩子看到笑容滿面你,其實也減輕了他的心理壓力,讓他覺得你很容易接近,這樣一來,他對你就少了一份戒備心理和抵觸情緒,有話也愿意和你說。
3、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而且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會不由自主的模仿父母。因此,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好的形象、好的脾氣、好的作為,良好言行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減少叛逆情緒。
孩子進入叛逆期的原因
總是生活在父母強勢的控制欲中,不管多陽光的孩子,都有可能變得任性。因為孩子沒有自由可言,不管做何事,都得要以父母的想法為主,可能連衣服顏色和樣式的選擇,他們都沒有機會做主。
幼年時期能力有限,孩子只能被迫聽話,但是到了青春期卻不同。孩子的思想和能力日漸豐滿,若是父母再提出這些要求,那等他的勢必是孩子的反抗和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