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叛逆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跟他們硬碰硬,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只會兩敗俱傷,甚至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父母,家長只有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才能讓孩子變得聽話又懂事。
孩子不聽話父母該怎么辦
1、學會與孩子溝通,聆聽孩子的想法。父母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而在孩子看來自己是有理的,這就是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就像新學期孩子想要換一個新書包,但是你卻因為之前的書包沒壞為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但是這個書包已經背了兩三年了,孩子的心情難免失落。
心情失落,孩子情緒上自然會出現波動,逆反情緒就很容易出現了。不是要求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但孩子提出要求后,父母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后再決定給不給孩子買,這才會減少孩子逆反情緒的產生。
2、給孩子選擇的空間。媽媽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穿衣服直接命令孩子穿衣服,孩子可能會拒絕,但是如果媽媽換一個方式,讓孩子挑選他們今天想穿的衣服,那么孩子一般就會非常高興的做選擇,這樣也間接達到了讓孩子穿衣服的目的。
3、少指責,多鼓勵表揚孩子。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打罵孩子不僅傷害孩子的心靈,還會與孩子越走越遠。
對待孩子,應多鼓勵、少指責,把“你能不能不這樣”換成“我希望你能這樣做”,選擇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平時要善于觀察孩子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4、平視的態度與孩子溝通。教育孩子,心態很重要,有些家長缺乏耐心,動不動就大吼大叫,殊不知,這樣一開始就讓孩子產生了抵觸情緒,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父母要學著平視孩子,用對話,而不是訓話的態度與孩子溝通,才能讓孩子放松警惕,接受父母的行為。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或長輩的溺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溺愛造成孩子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逐漸形成“為所欲為”的行為意識。
2、孩子的感受被忽略: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小,不讓孩子發表意見,這會讓孩子變得不聽話,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長此以往也會變成叛逆。
3、孩子沒有選擇權:阻止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興趣,讓孩子受挫,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不聽話。
4、心理因素:隨著年齡增長,小孩的自我意識逐漸發展,運動能力成熟,如長期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易在家長影響下出現心理逆向發展的情況。如不聽話、與家長對著干等情況,從而得到心理滿足感。
強制孩子聽話會產生什么后果
1、變得敷衍。有的孩子雖然表面上礙于父母的威嚴,表現的很聽話,父母讓干什么都很爽快地答應,但是實際并沒有去執行,也永遠都不會去執行。
2、極端叛逆。有的孩子小的時候可能因為能力有限、條件不成熟,而表現得很聽話,但是一旦到了青春期,就會瞬間爆發,專門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對待父母的壓制,他們可能會逃學、上網,甚至離家出走,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變得極端叛逆。
3、開始反抗。為了對抗父母的強制,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過激行為,專門與父母對著干,挑戰父母的權威,一再拒絕父母的命令。
最后,惹怒父母,讓父母做出生氣、打罵等沖動地行為,來享受父母的挫敗讓自己得到的快感。同時,孩子以這樣的方式成長,也有可能錯誤地認為獲得滿足感的方式就是——恃強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