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11歲的孩子家長們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家長事事包辦,只會讓孩子更加的懶惰,對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
11歲孩子特別懶怎么辦
1、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在對孩子做要求的時候,首先自己就應該做到,你希望孩子能夠養成的品質,自身就應該擁有。
2、千萬不要放過任何能夠鍛煉孩子的機會,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讓他獨立完成。很多時候,父母的過度保護反而讓孩子喪失了獨立能力和自信。多讓孩子嘗試,給他更多的鼓勵和信心。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嘗試一些簡單的家務。
比如收納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書桌。這不僅可以讓孩子從日常小時鐘培養勤勞的性格、習慣,更培養了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和責任感。
3、要幫助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不僅讓孩子生活的更加規律,而且對孩子的健康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非常大的好處。
4、以身作則,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懶惰很不好,卻意識不到自己也是身在其中;想要改善孩子的的懶惰性情,家長首先要動起來,以身作則然后在教育孩子動起來。
不然即使你說破嘴皮,孩子看著你還是嘴上一種說法,實際是另一種做法,孩子自然不能受教育,所以家長一定要站出來以身作則,給孩子豎立一個好榜樣。
5、給孩子制定生活目標,讓孩子逐漸遠離懶惰。很多孩子喜好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歡的玩具,但是卻不想干活,作為父母可以將孩子喜歡的食物玩具等作為獎勵,鼓勵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給予食物或者是玩具,這樣慢慢就消除了孩子懶惰的習慣。
11歲孩子懶惰的原因
1、缺乏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對于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種東西,如果孩子在生活或者學習上面,越喜歡提問,那么就說明孩子的好奇心越強,越喜歡通過探索來獲取知識。而懶惰的孩子什么都懶得想,好奇心太少,求知欲低,自然就沒有進取精神。
2、習慣輕安逸。很多孩子之所以會產生懶惰的現象,是因為父母給孩子太多的安逸環境,讓孩子忽略了需要自己努力的部分,只想過安逸、舒適的生活,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3、孩子缺乏定力。現在手機等電子產品,對每一個人的誘惑力都是很大的,所以小孩很容易受到干擾。這個時候孩子年紀還小,自己的定力不夠,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這就是孩子缺乏自律的主要原因。
4、父母自己比較懶。很多家長自己懶于整理家務,懶于打扮自己,把家里搞得很邋遢,穿著和行為都是非常的隨隨便便。一到家就自己躺在沙發看電視其他手機,家里的臟衣服也是堆成小山,房間都是灰塵。你說這樣的家庭環境如何能教出勤快的孩子,父母的所做多為,孩子都看到眼里,學在眼里。
怎樣培養孩子的上進心
經常鼓勵孩子。家長要學會經常鼓勵自己的孩子,給予孩子肯定,鼓勵孩子并不是總是要表揚孩子,表揚多就會讓孩子驕傲自滿。家長的一味批評,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很沒用,什么事都做不好,沒有自信心,這樣的孩子害怕輸,就不會給自己定下目標,缺乏進取心。
家長幫助孩子找到目標。有目標,才能有上進心。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目標,記住是“幫助”,而不是強行地給孩子制定目標,讓孩子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產生逆反心理。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制定一個目標,每天堅持彈鋼琴多長時間,跳舞多長時間。前提條件是孩子喜歡這個才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