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這樣可以讓大人很省心,用不著整天催促和嘮叨孩子趕快完成屬于他們的事情,但是想要孩子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需要家長的培養的。
10歲孩子自控力太差怎么辦
1、對孩子進行理想教育,激發孩子行為的動力,如孩子樹立了想當科學家的理想,孩子就會堅持努力學習,而不至于完不成作業。
2、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個“日常行為慣例表”,并督促孩子按時作息,從而保證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3、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身教勝于言教,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自控力強,有著良好習慣的榜樣。如,父母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讓孩子做作業,父母就不要看電視或者玩手機等等。
4、強化好習慣,矯正不良習慣,父母要幫助孩子不斷強化好習慣的養成,一般要堅持21天-90天,父母還要善于幫著孩子發現并矯正不良習慣。
5、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原則就是管好自己的孩子,約束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聽話。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往往會直接批評孩子,然后懲罰孩子。
在行為上孩子順從了家長,但內心往往不服氣,會導致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重現。強硬的處理暗示,知識解決了問題表面,而沒有治本。對癥下藥,還是需要家長從細微處著手,去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心理,遇到事情,要了解事情的始末,想辦法去除孩子心中的本質病源。
如何培養孩子自控力
1、家長要調整教育方式。父母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要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取消包辦,盡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盲目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堅持和善而堅定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家長還要注意家庭教育的統一性。盡量全家采用一致的教育方式,避免孩子產生混淆,不利于自控力的養成。
2、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家長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地管理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的好習慣。因此,家長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比如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時,家長可以讓孩子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后,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
3、幫助孩子樹立守規則意識。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現在的孩子想要什么,家長就給什么,如果都滿足,他們會變得無法自控,所以平時在生活細節上就要有意識培養孩子自律的美德。
4、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家長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自控能力的人。平常約定好的事情,就按時完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平等溫和地對待每個家庭成員,給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如果家長能堅持的話,也會慢慢地影響改變孩子。
什么是孩子自控力
一個孩子表現良好,并不意味著他就自控力強。自控力強的孩子可以選擇放棄即時的滿足,不管感覺如何,他們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自控力強的孩子能夠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處理不舒服的情緒,他們學會了憤怒管理技巧,能夠控制沖動行為。當大人們糾正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有禮貌的回應,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自控力強的孩子會在權衡利弊的基礎上,為自己做出健康的選擇。他們認識到做出健康選擇的重要性,而不是說“我必須這樣做是因為我的父母這么說的”。他們可以在家務、家庭作業、金錢、同輩壓力和自我照顧方面做出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