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脾氣多么溫柔的家長,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特別抓狂,特別生氣的時刻,甚至還會忍不住對孩子怒吼,但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多多引導他們。
不聽話的小孩應該怎么辦
1、轉移孩子注意力。孩子都會有逆反心理的時候,喜歡和家長對著干。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一定要耐心教育孩子。如果溝通半天也沒效果,要做些別的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過一會兒再來教育孩子,效果會更好。
2、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孩子不聽話通常由一些特殊原因或者內因所致,因此家長一定要好好觀察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行為加以解析,從而找出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如果孩子受了委屈,不高興,但是又不說,沒有辦法緩解,可能會通過和家長對著干來發泄。那么,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盡可能地釋放出自己消極的情緒。如果孩子生病了感覺不舒服,但是家長們沒有察覺,還像往常一樣對待孩子,孩子也會很“犟”。
3、利用共情法引流壞情緒。其實孩子在犯錯后,已經被內疚感和痛苦所折磨了,但他們也是要面子的,就會故意做出不在乎和頂嘴的表象。
這時候家長應該允許孩子哭鬧宣泄情緒,試圖站在他的角度思考,讓孩子的壞情緒得到引流。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還能讓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
4、溫柔而堅定的表達原則。等孩子情緒平復之后,家長要溫柔而堅定的表達出自己的原則,讓孩子知道有些行為是錯誤的,堅決不允許的。隨著家長的反復引導,孩子逐漸就會規避錯誤行為,并學會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
5、控制情緒。面對孩子,家長要學會控制情緒,不管在外遇到多少糟心的事情,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出氣筒”。如今,接受知識的途徑太多,孩子的內心都很聰明。而且壞情緒會相處傳染,會讓原本性格開朗的孩子,也逐漸變得自卑、愛生氣。
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才能跟孩子之間平和的溝通。所以說,合格的家長都不會隨意發脾氣,更不會讓孩子為他的情緒買單。
導致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有哪些
1、不夠了解孩子。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家長的不了解,才影響了孩子的成長。他們的不聽話,其實只是側面證明自己已經長大,想要拿到獨立的主動權而已??梢娊逃残枰Y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因勢利導才能讓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2、雙方情緒對立。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有自己的情感,通過喜怒哀樂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對于很多父母來說,往往最初是家庭中不良情緒的制造者,父母總是試圖讓孩子聽話,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去做,父母就會訓斥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
孩子在大吼和打罵教育下的成長現狀如何
從小怯懦無主見。在孩子的眼中,他們希望可以得到父母的陪伴,而不是上來就是一頓大吼大叫。當孩子犯錯之后,多數家長都會用大吼來鎮壓孩子,希望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
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把真實想法藏在內心,也不愿意分享給父母,遇到問題會怯懦無主見。
遇事急躁愛打架。家長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牢牢記住,在孩子想要反抗的時候,就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很多人都認為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在生活中家長怎么對待孩子的,那么孩子就會用同一種方式反饋在家長身上。你對待孩子暴怒打罵,孩子自然就會變得情緒急躁,喜歡用打架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