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孩子大部分處于初三階段,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叛逆嚴重,如果家長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會讓孩子形成很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會讓孩子走向極端,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的引導顯得非常重要。
16歲男孩叛逆期的教育
1、多想想孩子叛逆原因。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每個時代的孩子表現的叛逆行為不一樣。每一個孩子為什么會叛逆的背后都會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也許是由于家庭原因或者親自子關系導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長說,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2、平等溝通。家長不要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去教育孩子,要用平等、的姿態對待孩子,讓孩子有事可做,有自己的看法在和孩子說話時語氣可以緩和點,切記父母說話態度不能太強硬,應該平靜冷靜地進行溝通。
3、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對于青春期孩子的管教,可以采取適當的少管教方法,不要給孩子太多的自主權,也不要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叛逆期的孩子,是家長和孩子最為矛盾的一個階段,也是家長和孩子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家長只要做好了教育的重中之重,相信這個叛逆期孩子一定會有所改善。
4、不可打罵孩子。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叛逆就使用打罵來管教,這是不對的,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加重孩子對你的怨恨。針對孩子叛逆問題,萬不可用打罵、吼叫等方式。孩子們處于青春期,內心敏感,尤其是女孩子,天生感性。作為家長要和孩子保持交流,孩子迎來叛逆期,也是需要精心呵護的。
5、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孩子特別叛逆不聽話,種種叛逆行為其實都是孩子叛逆心理的一種外在反映。孩子叛逆往往是心理認知出現了偏差,才會導致叛逆行為的發生。父母師要及時與孩子進行談心,幫孩子進行心理疏導,糾正孩子叛逆心理,幫助孩子走回正途。
6、學會自我反省。孩子與父母發生爭吵后。父母不應該完全在孩子身上找錯誤。要從學會換位思考,為什么和孩子會發生爭吵,如何避免。反思自己是否存在態度強硬等行為,改變自己的一些缺點,然后與孩子交流,這也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和減少叛逆心理。
16歲男孩叛逆期有哪些表現
1、留大人的發型、留明星的發型;嘗試模仿大人的言行;容易暴怒、容易激動、亢奮等任何極端情緒,打架等不良行為。
2、評判學校和老師,評判老師的教學和行為,由于對學校部分老師的不認同和抵制,對老師所教的學科與相關科目學習出現滑坡情況。
3、對父母十分冷淡,關系距離加大,認為父母的管教不太符合我的現實生活標準,實施消極抵制、明顯對抗;不接受傾向明顯,甚至公開敵對;要求他們做的事情偏偏不做,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16歲男孩叛逆如何溝通
1、改變原有溝通方式。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了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并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若孩子覺得父親說話總板著臉,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并表現的更為嚴肅,談話就升級為沖突。
2、正面引導少指責。大多數孩子的叛逆行為來自于指責,過度的批評導致的結果就是不斷積累的怨氣。家長總以為批評是一種激勵,可往往會變成一種家常便飯。引導不是命令也不是指責,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將孩子的想法引導在正確的方向上,這種提問應該相對溫和,不要強迫更不要自問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