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希望獨立,確立“自我”地位,而做出的與大人的期望不一致的行為,如果此時的家長還在用控制孩子的思想去管教孩子,只會激化親子之間的矛盾,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青春叛逆期怎么教育孩子
1、多和孩子溝通。在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說明孩子有了他自身的想法,不會總是附和家長的看法。所以這個時期家長需要和孩子做的就是多進行溝通,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我是大人,我做的肯定對”,以過來人的姿態來命令孩子做任何事情。
卻不知這種做法,其實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壓力,孩子的情緒不愿意發泄,很可能就會造成逆反心理的出現。家長們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多遵循一下孩子的意見,可以適當的提出一些作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讓孩子有吸取教訓和自己做主的權利。
2、尊重孩子。在孩子進入叛逆期的時候,往往會有更大的自尊心。所以家長除了在物質上給孩子提供足夠好的條件以外,還應該要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和看法。不要總是一味的否決孩子,可以選擇贊成和鼓勵孩子的選擇,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孩子的自尊心,還能夠養成孩子自己做決定的習慣。
3、加入孩子的愛好。很多家長由于工作時間忙,往往都會忽略孩子的愛好,這也就導致了家長和孩子之間出現了代溝和減少了話題。家長們想要真正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愛好,加入孩子的愛好當中可以讓孩子的心態得到放松,會把父母當成是自己的一個朋友。
而且在了解孩子的愛好之后,也可以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的話題,增加生活的樂趣。家長們不要一和孩子說話,就是督促孩子寫作業或做其他的事情,這樣只會讓孩子感覺到壓抑,從而加重逆反的心理。
家長在管教叛逆的孩子,避免陷入下面的誤區
一是放手不管。反正長大,管不了了,就自生自滅吧!家長管不住孩子,失去了信心,對孩子放縱自流。畢竟孩子還沒成熟,沒有最終成為大人,長久不管會生禍端。真的出了問題,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青春叛逆期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自我意識很強、時常尋求獨立,常常對事對物有一定見解,在爭吵中能說出幾分道理就是例證,這將決定孩子的一生。
二是求全責備。有些家長采取了強硬手段,非打即罵,孩子表面上乖,心靈上卻與父母相隔天塹。
對于叛逆期的孩子,怎么與之相處
1、一定多多換位思考。孩子犯錯總有背后深層的原因,我們一定要考慮到。當我們找到背后原因時,我們會啞然失笑,原來孩子都不是有意為之,會從心理上原諒孩子,這就是換位思考,知道孩子叛逆原因,就找到了解決青春叛逆的捷徑。
2、要尊重孩子的地位。請家長不要一直批評孩子,孩子正在謀求獨立,我們家長應該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地位,讓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自在行走,即使磕破了頭,無惱無憂,而是分析事情,汲取教訓,跌倒了重新爬起來前進,相信孩子一定能夠成功。
3、鼓勵孩子犯錯誤。青春期孩子正是學習獨立的時候,做事難免犯錯,我們家長往往是揪住小錯不放手,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只要不犯大錯,我們家長切勿計較,不要阻礙孩子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