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非常難以管教的,因為這個時期的他們已經具備了自主意識,面對父母的說教和約束時,會產生出一定的逆反心理。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然后采取適當的方法,積極引導他們。
8歲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
1、學會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的交流。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追求平等,希望自己在家庭中不再是“被統治”的地位,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和父母一樣平等的地位,所以在生活中,孩子會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索取平等的權利。
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孩子日益長大的內心,尊重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獨立,放下身段,也開始嘗試與孩子平等地對話和交流。
2、學會給予孩子積極的表揚和鼓勵。第二叛逆期的孩子,他們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尤其是來自父母的。父母的肯定,對于孩子來說,是最棒、最有效的支持,所以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及時的、積極的表揚和鼓勵。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增加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同時,要注意避免在人前教育他們,要開始注意給孩子留面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張口就是責備。
3、學會傾聽。對應孩子的叛逆,想要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給孩子講的機會,讓孩子表達自己,把心理的情緒說出來,和父母分享。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情緒通過傾訴得到了一部分的發泄,問題解決了一半。二是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更利于我們對癥下藥。
4、與孩子展開平等的對話。把自己當成是孩子的朋友,與孩子展開平等的對話。多傾聽孩子的心里話。在孩子向你打開心扉時要耐心傾聽到底,切忌在孩子面前嘮嘮叨叨。
在孩子向你傾訴完自己的煩惱后給予適當的建議,可是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你的建議,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并向孩子強調如果他們有需要父母可以給予他們幫助。
5、給孩子以及自己冷靜的時間。在孩子亂發脾氣并且做出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時,這時候孩子與父母之間,情緒都是不冷靜的,人在情緒不冷靜的情況下,也容易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以及行為。我們應該給孩子以及自己冷靜的時間,讓彼此好好反省,這也是屬于共生效應的一種方式。
叛逆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1、易沖動。青少年的情緒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遇到事情時不穩定,一言不合就容易發脾氣,吵架斗嘴最常見,打架也時有發生,不過這些都算不上違背原則性問題,可以淡化處理,如果特別強加斥責,容易產生抵觸情緒。
2、自我評價能力提高。他們不僅體驗到自己和家人、老師以及他人各種關系的存在,而且能進一步體驗到自己內心世界和心理活動的存在,進入到一個“自我發現”的新時期。
3、獨立性和依賴性。表現為增加對同伴關系的依賴,和父母之前的情感、行為互動、觀點等有了隔離感,父母的榜樣作用在削弱。在對老師的態度上增加了保留和批評、懷疑的成分。他們對父母的依賴則表現為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應對
家長要用積極、鼓勵的教育方式代替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贊美、表揚是一種肯定、一種認可,能使孩子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對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非打即罵,不僅毫無效果,甚至會更糟。要堅持正面教育,對青少年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通過講道理使他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并鼓勵他進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