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之后,會進入一段時間的“仇親期”,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會變得非常叛逆難管教,還特別討厭父母,反感父母,如果家長引導不當,那很容易讓親子之間產生隔閡,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當孩子討厭父母的時候怎么辦
1、尊重孩子。在孩子叛逆的時候,父母要尊重孩子,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一個理解,放低自己的位置,耐心地聽著孩子講述自己內心的想法,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
父母要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去傾聽孩子怎么說,不要一下子就暴脾氣,對孩子的叛逆很沒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真實的世界,以朋友的身份去融入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2、尊重孩子,做事多與孩子商量,給孩子主動權。當孩子已經(jīng)產生了對家長的敵對情緒時,家長可以嘗試多跟孩子交流和溝通,問問他們的意見,確定他們的內心需求是什么,然后將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和尊重,重新建立對家長的信任和依賴,敵對情緒自然就消失了。
3、不要想著控制孩子。我們在看著孩子成長,再走自己的路,一旦看到孩子犯錯或者正在走彎路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開始控制孩子。讓他按照我們給他指的路走,避免孩子犯自己之前犯過的錯誤。
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會讓孩子感到被控制、焦慮,所以我們是不能去控制孩子,想要控制孩子最后的結局只有一個就是失敗,反而會更激起孩子的叛逆心。
4、多與孩子交流。有不少的家長由于工作忙,忽視了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還有的家長認為:家長的觀點,孩子必須無條件接受。這樣,時間長了,在感情上孩子和家長就疏遠了。所以家長必須與孩子溝通,使孩子理解父母的愛,孩子才能接受父母的指導。
孩子為什么會討厭父母
1、父母堅持自己永遠是對的。有些父母過于自信,堅信自己的想法永遠是對的,都是“為了你好”。但是別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們不可能都是對的,而且時代在變化,孩子的視野和父母的時代不一樣了,不能一味用自己的經(jīng)驗來指導孩子。
2、把他們當小孩子對待。有些家長不會隨孩子的成長而調整自己對他們的管理方式,這就會引起很多糾紛。孩子大了就要隨時調整這些方式,孩子需要被尊重。
3、父母忽視了孩子的界限。很多父母特別喜歡探究孩子的“秘密”,完全疏忽了孩子也是有自己的“界限”的。父母超過這個界限就別怪孩子怨恨你了。
為了避免孩子討厭父母,父母在平時應該注意什么
1、不要太強勢。家長平時對孩子不要太強勢,要給孩子表達自己意愿的權利。家長總是太過強勢,有些孩子會可能會變得更加膽小、畏縮,而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很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變得更加任性、不聽話,甚至把父母當做自己的敵人。
2、不要用“打擊式”教育方法。許多家長平時在教導孩子的時候喜歡打擊孩子,認為這樣是對孩子好,避免他們驕傲。其實這樣做孩子會覺得自己的努力不被認可,他們會很沮喪,和挫敗。
時間長了,當這種負面情緒超過了他們承受能力時,就會對父母失去期望和耐性,甚至產生憎恨的敵對情緒。
3、和孩子用平等的語氣對話。父母要尊重孩子,不采取命令的方式,這樣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順從的心里,沒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很多時候不要管孩子太嚴,要給他一點空間,這樣寶寶才不會感到壓抑,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