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叛逆期之后,家長就不能再使用之前的教育方式了,因為叛逆期的孩子擁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變得更加難以管教了,所以家長要不斷學習新的方法,讓孩子得到更好地成長。
逆反的孩子怎么管教
1、尊重孩子,保護他的自尊心。叛逆期的孩子不僅自我意識強,自尊心也很強,他們很在乎別人的眼光,也很怕在別人面前丟人出丑。我們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動輒對孩子打罵,更不要在外人面前嘲笑、貶低孩子。
當你不在乎孩子的自尊心,他會更加敏感,失去自信,會更能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對于叛逆期的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錯了,然后予以鼓勵,不再傷害自尊心的前提下,一般都會愿意改正。
2、將孩子當成朋友對待。在家長的心中,不論孩子多大,永遠是自己的孩子,總以為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就是正常的親子相處方式。其實不然,孩子進入叛逆期后,自我意識逐漸加強,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他們不再以父母為世界中心,不再認為父母說的都是正確的。
如果家長還沉浸在過去的思想中,以為只要通過展示自己的威嚴就能讓孩子乖乖聽話,是萬萬行不通的。家長需要及時改變想法,將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以真心換真心,獲得孩子的信任,才能順利的與之溝通交流,了解當下年輕人的想法。
3、給孩子空間。在每一個叛逆孩子的心里,都有這樣一個聲音:我需要自己的空間。因為從小到大,聽家長的多,自己做決定的少,叛逆期的出現,讓孩子們特別想要一個自己的空間。
不論是做什么,他們都會覺得很舒服,有主動權了,這樣自然少了很多負面情緒。因此,家長們需要給孩子留出一點空間,正確對待他們的內在心理需求。
4、給孩子犯錯的空間。孩子都是在一次次犯錯中才能得到成長,父母不要因為害怕看到孩子犯錯而總是限制孩子,要允許孩子犯錯,并且讓孩子懂得錯誤行為所帶來的后果,才能使孩子學會更多的經驗教訓。
孩子常常有哪些叛逆的表現
1、想要自己做主。在許多行為的背后,都是在告訴著家長們,孩子想要自己做主,不想被父母要求,束縛,唯命是從了。比如穿什么顏色的衣服,留什么發型,雖然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這些讓孩子有存在感和話語權,他當然在乎,這也是叛逆的特征。
2、不愛聽意見。叛逆階段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想讓他們乖乖地聽話,真的很難。他們一點兒也聽不進去意見,脾氣一點就著,這個時候他們很喜歡打架,覺得整個世界都應該自己主宰。自以我為中心,不愛聽取他人的意見,是叛逆孩子最重要的一個行為表現和心理特點。
家長的教育必須有度,千萬不能進入下面的兩個誤區
一、處處打擊孩子。處于叛逆、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和家長頂嘴,不聽家長的話。有的家長覺得此時一定要把孩子的叛逆勁壓下去,于是家長的態度變得更加強硬。
有些孩子可能在這同時變乖了,但是在心理上卻對家長關上了一扇門;有些孩子卻像彈簧一樣,施壓越大,反彈也越大,這種叛逆越來越嚴重,導致了他們為了擺脫父母的控制而選擇了離家出走。
二、對孩子放任自由。有些家長在孩子出現叛逆的初期可能會深入教導,但是久而久之沒有效果后,他們便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不再意見知道,采取散養的模式。然而一旦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受到了不良的影響、行為出現了偏差,家長就會發現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