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喜歡跟家長對著干,非常反感父母的說教和約束,所以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一定要學會跟孩子進行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孩子叛逆期應該怎么溝通
1、保持冷靜和耐心。這可能是孩子的一種正常的發展階段,或者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而導致的情緒波動。無論原因是什么,都應該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并盡量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2、主動交流。家長如果想和孩子溝通交流,就要用主動的態度去和孩子說。孩子在叛逆期,無論家長提出什么樣的建議,孩子都不會采納,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
家長不要強求孩子去做事情,要告訴孩子什么樣的方法,才能讓自己保持好的習慣。家長如果想讓孩子和自己交流,就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做朋友的家長會非常的幸福。
3、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不要輕易否認,即使想法不一樣,也不要靠強制手段讓孩子接受我們的觀點。
要讓孩子感受到有意見分歧是正常的,大家可以和平討論,注重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勵孩子把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當孩子內心有了安全感,才會敞開溝通的心門,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建議。
4、要給孩子一定的肯定和鼓勵。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美,孩子也是如此。每次給孩子溝通時,應該先肯定孩子的優點,再指出缺點。贊美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表達肯定的時候不能過于浮夸,以免讓溝通變得愈加困難。
5、要學會關心。在青春期孩子的學業固然重要,但是給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不能一直拿著成績來比較,這樣會讓他們心理上出現壓力,懷疑家長的交流動機,勢必會讓他們反感,不妨可以從家庭的事情或者孩子的興趣來入手。不能每次交流都要說孩子的成績,會觸及他們敏感的神經。
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1、控制情緒。很多家長教育叛逆期中的孩子,會跟孩子硬碰硬,經常是一言不合就打罵,這樣做只能起到相反的結果。本身這階段的孩子脾氣就沖,所以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氣,不然兩個暴脾氣上來一定是一點就著。家長可以耐心的聽孩子發牢騷,等他說完之后再好好和孩子說。
2、權力下放。叛逆期的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獨立,這時候的他有強烈的主見,所以家長可以酌情的進行權利下放,讓孩子行使更多的權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下放的權力必須在自己的可控制范圍內。
3、尊重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很不喜歡被父母拿來比較,父母經常會說,你看看那誰誰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優秀,怎么你就不一樣呢?這樣的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讓孩子和父母漸漸疏遠。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不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如果家長一味地采取吼罵的方式,那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后果
1、會讓親子關系變得疏遠。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很難對父母產生愛,孩子也會覺得自己不被愛,沒有安全感,親子關系會越來越疏遠,會更不聽父母的話。
2、叛逆情緒會越來越嚴重。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心里反叛逆情緒嚴重,在心里他們會和父母為敵,會故意和父母對著干,激怒父母,時刻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3、性格會變得暴躁和冷漠。孩子被父母吼后情緒起伏會比較大,性情也會變得不穩定,而且在潛意識里孩子會有樣學樣,他們也會學著父母吼自己的樣子去吼別人。另外因為長期得不到善待,這樣的孩子往往也不會去愛別人,會變得越來越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