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性格,而這些性格所帶來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就比如孩子的脾氣是比較暴躁的,就會不容易交到知心的朋友,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家長知道孩子的脾氣為什么會暴躁嗎?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吧。
小孩子為什么脾氣暴躁
1、家長總是居高臨下。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想成是一個孩子的控制者,統(tǒng)治者,想要無時無刻地管理控制孩子,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以一種命令的口吻。這樣的話語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沉重的壓迫感,孩子也會變得容易反抗,即便不反抗,以后也會膽小怕事,沒有主見。
2、家人的溺愛。家人過分疼愛孩子,總怕孩子受委屈,對孩子有求必應(yīng)。這樣逐漸使孩子滋生了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無論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zhuǎn)移,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孩子知道發(fā)脾氣是滿足愿望和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于是就變得更容易發(fā)脾氣了,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
3、不良的成長環(huán)境。和睦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家庭成員之間采取溫和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孩子在良好的教養(yǎng)下耳濡目染,可以形成理性、平和的好脾氣。如果父母的性格較暴躁、易怒,經(jīng)常發(fā)生家庭戰(zhàn)爭,這些會給孩子的心靈上造成傷害,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像父母一樣在遇到困難、處理問題時采用簡單武力的方法。
小孩子脾氣暴躁怎么教育
1、對孩子要有耐心。很多孩子脾氣暴躁都是因父母對他們沒有耐心,家長在這種情況下應(yīng)該要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要讓自己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不管多么生氣都要壓制住怒火,要多給孩子講道理。如果說一上來就劈頭蓋臉的大罵,只會讓孩子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2、多給孩子進行溝通聊天。通過溝通了解孩子內(nèi)心世界,了解他們的需求,做孩子的朋友,用一些簡單的人生道理講給孩子聽,讓孩子知道那些行為是對的,什么樣行為是錯的。讓孩子擁有一個清楚的頭腦。
教導孩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好的行為習慣是在不斷積累下養(yǎng)成的,做為父母,對孩子不能太過寵愛,讓孩子知道,有錯必改,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
3、及時幫助改正。兒童脾氣暴躁不聽管教可能跟家庭教育還是有關(guān)系的,因為現(xiàn)在的長輩都畢竟溺愛孩子,什么事情都慣著他們,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了。所以說從現(xiàn)在開始,讓他慢慢的斷了這種念頭,他也會很快改過來的。
4、多鼓勵、少指責。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打罵孩子不僅傷害孩子的心靈,還會與孩子越走越遠。對待孩子,應(yīng)多鼓勵、少指責,把“你能不能不這樣”換成“我希望你能這樣做”,選擇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平時要善于觀察孩子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孩子,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
建議:對待脾氣暴躁的孩子,學會做情緒輔導型的父母
我們鼓勵家長做孩子情緒的輔導者,很多資料顯示,父母成為孩子的情緒輔導老師,能令親子關(guān)系更加緊密。因為孩子相信,父母能夠理解他們,而且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情緒輔導型父母教養(yǎng)出來的孩子性格更穩(wěn)重、心情更愉快、智商更高、交朋友和與朋友相處也會更融洽,因為他們信任自己的情緒,懂得如何讓自己平靜下來,與人相處也就變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