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很有自尊心的,包括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顧自己的教育,而忽視孩子的心情,很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自尊,容易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讓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女孩叛逆不聽話怎么辦
1、將以往的控制教育,轉為適度的賞識教育。棍棒教育的弊端,相信很多家長都已經感受到了。棍棒教育不僅能夠促使親子矛盾加劇,甚至會讓親子關系就此破滅。有的父母在管教女兒長期采用棍棒教育的情況下,女兒也誓死反抗,結果雙方都疲憊不堪。
如今,非常流行一句話“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這其實并非空話,相反這正是無數父母靠著實踐而獲得的真理。爸媽在賞識女兒的過程中,不僅強化了女兒某個行為的正確性,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和動機,讓女兒時刻懷揣著一種“我要做得更好”的心態,來嚴格約束自己。
2、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父母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出現女兒不聽話怎么交流不清楚的情況下,建議家長不管孩子說得有沒有道理,父母都要認真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而且不能隨意打斷孩子。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還能仔細分析孩子的想法中存在的問題。
3、從細節處,發現女兒的閃光點。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通病——女兒細小的變化和進步,家長永遠看不見;家長每次最在意的都是女兒的哪里又錯了,哪里又不對了……無限放大女兒的缺點,將女兒的優點無限縮小化,這是大多數父母最擅長的事情,也是最錯誤的做法。
為人父母,我們要用一雙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女兒的閃光點。
4、支持孩子的觀點。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觀點,哪怕是有很大的可行性,還是喜歡對孩子冷言冷語的評價。孩子本來是希望從家長身上獲得認可和支持的,結果每次都讓自己失望。漸漸地,孩子自然不再跟家長分享自己的想法了。
所以家長要及時認可和支持孩子,以此去增添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家長要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給孩子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女孩叛逆不聽話的原因
1、吼叫和打罵。孩子沒有按家長的預期做事,叫往東偏要往西,父母的情緒很容易失控,進而對孩子吼叫,甚至打罵。當家長對孩子吼叫或打罵的時候,表面上感覺是阻止了他的冒犯行為,實際上只是暫時停止了。從長遠看,是真正在助長孩子的叛逆行為和挑釁行為。
2、過度批評孩子。批評意味著家長對孩子的想法、體驗、感受、價值觀,都是持否定態度的。孩子常常會把這些批評,當作是對他的貶損。一個經常被批評,感受不到愛的孩子,更容易變得叛逆。
3、父母經常的說教。很多父母很喜歡說教,總是不厭其煩的告訴孩子,你要怎么怎么樣。這種當眾指揮和控制,只會更一步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與叛逆期孩子交往的技巧
技巧一、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孩子進入叛逆期,生理發生著快速的變化,但心智上不及身體生長的發育速度,因而隨著自我意識逐漸強大,在面對獨立、自由、自主有迫切的需求時,就會產生矛盾、焦慮的心理,因矛盾、焦慮而產生的不安,就會迅速放大。
因此需要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多與孩子分享身邊的趣事兒,讓孩子有參與感,多與孩子溝通、互動,不要吝嗇的去表揚認可孩子,多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肯定、認可、信任都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方式。
技巧二、坦然面對錯誤,學會道歉。我們要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不要擔心自己的權威會因為主動認錯而被動搖,想要獲得孩子的尊重,就先尊重孩子,向她進行真誠的道歉,說明自己的錯誤,希望孩子能夠諒解自己。用你真誠的態度換取孩子的尊重與信任。
技巧三、放大閃光點,放下偏見。家長需要走出焦慮,主動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鼓勵孩子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認可孩子的每一次進步與成長。你每一個正面的思想都會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她會逐漸變得自信、自尊,會慢慢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