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從十一歲孩子漸漸的進入叛逆期,家長們會發現孩子變得不聽話了、喜歡與父母頂嘴、抬杠、不喜歡處處被約束與管教,總之就是身上全是火藥味,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其實孩子出現叛逆期,是很正常的表現,問題在于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階段,下面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下。
十一歲男孩子叛逆怎么教育
1、及時了解孩子的叛逆原因。受成長環境影響,孩子的叛逆程度不同,叛逆原因不同,比如當孩子的內心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當孩子受委屈不被理解的時候,當孩子不被關心想引起父母關注的時候,缺乏正確的表達需求的能力,就會不斷內耗進而出現叛逆行為;家長要根據不同的原因,正確引導。
2、學會包容孩子。家長應該對于孩子的逆反行為多一些包容,以平常心去看待,因為幾乎所有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都有叛逆的表現,此階段的孩子孩子追求自我,渴望獨立,需要尊重,這個時候很容易對權威人物,尤其是對老師、家長有反抗心理。
此時千萬不能跟孩子對立,而是要學會包容孩子,因為青春期叛逆的問題大部分都能自己好轉,自動消失,所以千萬不能大驚小怪。
3、學會認可孩子。父母需要及時的認可孩子,相信孩子的獨立能力,適當放手,允許孩子受挫、跌倒,你們的認可會讓孩子更加勇敢、自信,不畏懼困難,即便這次的結果不理想,但并不妨礙他下次繼續努力,越挫越勇。
4、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有時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情緒波動,家長應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誰也不服誰,形成劍拔弩張的氛圍。建議在平復自己的情緒之后,及時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通過溝通了解孩子為什么會突然情緒化。
5、成為孩子的榜樣。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往往忽視了“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總是責怪孩子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好,但實際上我們自己有很多地方也做的不夠完美,如果不能以身作則,又有什么理由說孩子做的不好呢?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行為往往來自家長行為的投射,所以我們一定要嚴以律己,比如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履行諾言,制定的家規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給孩子做個榜樣。
十一歲的男孩子為什么會變得叛逆
1、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正確。一些家長對孩子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別是孩子們有了過失時,不是與孩子們一起分析錯誤,商量補救辦法,而是責罵甚至毆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錯誤時感到孤立無援,產生叛逆心理。
2、親子之間缺乏溝通。隨著孩子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于對孩子的保護,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孩子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沖突、矛盾。
或許有些家長因工作繁忙,很少與孩子談心,進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限制孩子的行為。因此,作為孩子的高中生沒有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與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
男孩子叛逆期有什么表現呢
1、不聽話,好斗。青春期叛逆期的男生,不喜歡老師和父母的管教,對父母和老師的好話根本不屑一顧。同時,這個時期的男生,好斗沖動,可能會和同齡人打架,根本停不下來。情緒不穩定,開心的時候跟他說話就會聽,不開心的時候就不會聽任何人的話。
2、喜歡挑戰權威,違抗規則。在青春叛逆的男生中,自我意識異常強烈,對于我們的固定規則,總是充滿挑戰和善意,他們會去打破固有的規則,對于那些權威的事情,沒有絲毫的畏懼,甚至做出一些標新立異的舉動來。
3、情緒不穩定。孩子在叛逆期,性情會特別不穩定,情緒控制不好,比如容易激動,因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吵大鬧,發脾氣,有時候總覺得父母特別嘮叨,甚至父母的勸告,勸告都可以不聽。